雨,似乎沒有想停的時候,人們已好久沒有見到陽光了。鄉間的土路上,泥濘的幾乎落不下腳,一不小心,就有可能滑倒,得撿路邊長有野草的地方,才能勉強一拐一扭地慢慢行走。人們見麵時的第一句話,就是抱怨歎息這鬼秋雨,怎麼會如此的一直下個沒完沒了。
。。。。。。
沈家大院前門之處,那條直通堡外的街道上,已經全部用淡黃色的細沙子鋪墊的平平整整。明天花轎就要如期進門了,那如泣如咽的小雨,依然沒有想停的意思。看來,這老天爺也並不給沈老爺麵子,依然自顧自地滴答、滴答的落個不休。
花轎,在羅鼓喧天、歡聲笑語之中,踩著吉時抬進了沈家大院,雖然淋著雨,但一應儀仗、執事全都樣樣不少。
轎內的新娘子,身著彩衣,頭頂紅蓋,被喜娘攙扶著,顫顫巍巍地走出了花轎。如同木偶一般的她,在喜娘的引領下,進行著每一項的婚禮程序。
自古,鄉間就有“雨淋的新娘不吉祥”的迷信說法,雖不知此話是否真的靈驗,但,等待新娘子吳氏的,卻並非人們所想象中的,那種豪門闊少奶奶的舒適、安逸的美好生活。
。。。。。。
雞剛叫過頭遍,吳氏就已摸索著悄悄從炕上爬了起來。今天又已輪到她當值了,早早起床的她,是要趕緊去給婆婆那邊做飯的。
沈家雖雇著許多長工,但卻不再雇丫環傭人,所有的家務活兒,全都由兒媳婦們輪流著做。這,是沈家老太太薑氏,自己定下的規矩。
在吳氏娶進門之前,薑氏另外三個兒子:沈守武、沈守德和沈守義也已相繼娶親成家,加上原來的大少奶奶王氏,和剛進門的二房吳氏,這樣,沈家老爺沈繼祖,一共有五個兒媳婦。
這五個被三媒六聘,花了那麼多白花花的銀子,才抬進了沈家大門的女人,一向以吝嗇苛刻出名的沈老太太,怎麼能容忍她們這些外來的女人們,張口吃飯、伸手穿衣,享受這闊少奶奶的待遇呢?於是,丫環傭人全部辭退,家務活,由五個兒媳婦兒,每人五天一輪,上崗當值。
。。。。。。
所有家務之中,首當其衝的是做飯。
沈家的四個兒子雖都已各起爐灶,被父母分出去單過了,家裏隻有沈老爺夫婦和一個女兒,但是,家中雇用的十幾個長工,也是要一日三餐,餐餐必須管飯的。因此,沈老太家每天飯食的需求量,也就可想而知了。
當地村民的主要食物是煎餅。這是一種其他地方很難見到的食品,是用地瓜、高梁、小麥或穀子等磨成糊糊,然後用勺子舀到燒熱的鏊子上,再用竹製的長條竹坯慢慢攤均烙幹,用手揪著翹起的邊邊兒,猛力一揭,一張又圓又薄的煎餅就做成了。
待所有的糊糊都攤完之後,再將早已摞的高高厚厚的一張張圓圓的煎餅,逐個折疊成鞋底大小的長方型,存放入箱籠之中,以待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