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世圖乃是方清澤的族叔,他為人老成穩重,半生縱橫商海經驗豐富,頗得方清澤所信賴,所以方清澤便讓他掌管方氏鹹陽總社。
方清澤原就滿腔怒火發泄無門,此刻被方世圖阻攔竟黑著臉硬邦邦說道:“世圖叔,你這是何意!難不成你也敢違逆本君嗎!”
“老夫怎敢違逆主君!”方世圖惶恐道。
方清澤袍袖一揮道:“那你為何阻攔本君入廷尉府!”
“老夫覺得有些不妥!”
方清澤心知這位族叔平日十分穩重,乃是自己倚為心腹之人,當下便耐著性子問道:“有何不妥?”
“此事事涉法度,原應丞相召集三署大令與廷尉會商,但丞相卻將此事推給主君,分明是將責任轉嫁於主君。且這廷尉曆來隻知秦法不知有它,主君想讓他放開法度豈非自找黴頭!”方世圖正色說道。
聽完方世圖的這一番話,方清澤立時冷靜了下來:這位族叔所言確實在理。自己雖貴為封君,在廟堂上卻無任何執掌,如今雖奉王命統領三署,卻也非明封官職。試想,自己以一個賦閑封君的身份,要求那鐵麵廷尉讓自己法外行事,不是自找黴頭還能是什麼!
方清澤雖將這番道理想明,卻是更為憤怒。
很明顯,丞相王綰因自己身負王命的緣故不好公然拒絕自己所請,便將自己推到了廷尉府,由那唯法為重的廷尉來否定自己的謀劃,屆時隻要廷尉輕輕一句“於秦法不合”,這涉嫌唯法的帽子便鐵定會落在自己的頭上。
為今之計,最好還是由秦王出麵為宜。
方清澤想到這裏,便讓方世圖先回總社,自己則讓馭手駕車駛向王城。
哪知方清澤在王城外等了近一個時辰,才有一個內侍出來稟報說,近日秦軍攻趙攻韓大勝,秦王已前去勞軍。之後,秦王還要巡視九原,了解匈奴近況,至少要旬日方能回都。
方清澤無奈,悻悻回到總社後左思右想,覺得自己又不能違背應對饑荒和經濟危局的王命,當下隻得自己拿出重金購糧賑災和平抑物價。
如今秦王返都後召集諸臣會議,憋著滿腹委屈的方清澤豈能善罷甘休!
三署大令見方清澤起而發難,雖先後站起卻也不慌張,隻齊聲說道:“昌國君謀劃甚好,我等並不反對,隻事涉法度我等無權施行!”
嬴政未發一語,隻是不帶一絲表情的看著三位大令,繼而又看向王綰。
“啟稟我王!”王綰不慌不忙拱手道,“此際大秦為難之時,大秦上下皆是一心,臣等豈會不同意昌國君的商道謀劃。隻是確如三令所言,昌國君之謀劃事涉法度,臣雖為丞相亦不敢稍有逾矩!且昌國君身負王命,當時臣已讓其征詢廷尉意見!”
王綰這一番話說的堂而皇之,但嬴政卻沒有依舊麵無表情,隻淡淡說道:“關市令,你將目下鹹陽商市之波瀾說給諸位聽聽。”
在座朝臣中,除李斯人在河渠工地之外,其餘人等皆在鹹陽,豈能不知商市前日起爆發經濟波瀾,秦王為何又要讓關市令再度述說呢?王綰等人心中都大為疑惑。
“是!”關市令雖然也不甚了然,但他還是謹遵王命,“諸位大人,前日午後鹹陽商市中除秦人自營的店鋪外,六國商賈經營店鋪所售貨物的價格皆上漲至少三成以上。而其中糧食、食鹽這兩項要害貨物的價格竟然暴漲了近八成!我大秦今年因旱情嚴重,農田的收成隻有往年的一二成,大部分國人便要依靠購買糧食生活。如今六國糧價鹽價暴漲,他們購買不起自然心生怒火,若非鹹陽令及時增強了商市巡邏軍的人數,隻怕商市早已血流成河!”
李斯越聽越是心驚,雖然昨夜他接到的命其回都議事的王命書簡中,嬴政對此事也有所提及,但卻沒有關市令說的這般詳實。
如今聽罷關市令的述說,李斯心頭驀地一沉:“難怪秦王命自己火速趕回鹹陽,而丞相王綰議事前的那番話又說得如此沉重!”
想著,想著,李斯心頭一亮,他已然明白了秦王的心意!
關市令尚未說完,他頓了頓又接著說道:“六國商鋪鹽糧售價太高,國人隻得一窩蜂的湧到秦人自營的店鋪及官市購買。而國人商鋪和官市因有秦法約束,自然不能漲價,但這場波瀾來得突然,私人店鋪庫存貨物有限,僅一個下午貨物便盡皆售罄。官市方麵雖有國庫支撐不至於售罄,但官市交易的職權曆來首在馬匹、精鐵及鹽這三項的大宗交易,至於與百姓的尋常交易不合法度,且國庫存糧貨物多為戰備物資,此刻若大開交易之門,如果突發大戰隻怕我軍後勤保障堪憂!可是如果官市有貨不售,必然會寒了百姓之心,如此發展下去國人洶洶,隻怕舉國皆會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