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蜘蛛俠王正坤(1)(1 / 1)

重慶玩家

文+朱藝

他追拍過戰鬥機,用鏡頭定格了眾多軍事精彩瞬間;他深入一線,搶拍重大事件;更不可思議的是,他是一個登高愛好者,不斷挑戰高樓、大山,隻為選取最佳角度,用光影記錄世間至美。他就是重慶乃至中國攝影圈中鼎鼎大名的攝影師王正坤,他的攝影作品,總是令人驚歎又震撼。

玩家檔案

王正坤,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攝影師,新華通訊社簽約攝影師,重慶十大攝影家,華龍網首席攝影師,隆鑫首席攝影師,在全國權威媒體發表攝影作品8600餘幅,拍攝生涯中獲知名大獎百餘次。

軍旅生涯的延續

“珠穆朗瑪峰是怎麼爬都爬不夠的。”在2015年的某個春光明媚的下午,本刊記者見到了王正坤。寒暄後,他介紹起自己的攝影經曆,“重慶的摩天大廈我幾乎都上去過。”難怪曾有攝友說過,王正坤是重慶站得最高的攝影人,因為他是一名登高狂人。

在他的辦公室裏,電腦屏幕上的桌麵背景是一張霸氣十足的戰鬥機圖片。王正坤很喜歡這幅畫麵,因為總能讓他想起曾經的軍隊生涯。“我在部隊有過長達8年的跳傘生活,什麼艱難困苦沒遇過?一個人在幾千米的高處,怎麼會不感到恐懼?但是一旦經曆多了,習慣了,自然就克服了那些心理障礙。”王正坤向本刊記者道出了他敢於登高的原由,在記者看來,離開部隊後拿著相機登上高處,算是他曾經生活的一種延續吧。

邊聊著,他邊打開手機,讓本刊記者欣賞他的得意之作。正巧翻到九寨溝諾日朗瀑布圖,隻見無數股水流傾瀉而下,繁花碧樹鑲嵌在清流間,而瀑布底部遊人如蟻,點綴著大好山河。“這是我在離瀑布1000多米的山尖拍下的,命名為《水從天上來》。”說到這個大氣的名字,王正坤眼裏閃爍著喜悅的光芒。不過拍攝的艱辛,卻超乎人想象。他告訴本刊記者,那座高峰七八十度的坡度,傾斜得寸步難行,差不多全程都是扭著樹幹在攀爬。好在他隻帶了相機和三腳架,否則真無法登頂成功。靠著當年在部隊跳傘練就的靈敏身手,攀樹倒還順利,接近山尖時,他正欲舒口氣,卻發現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糾結之際,他靈機一動,用三腳架支撐,一躍往上,這才到達山尖,還未立定,“啪”的一聲響,剛才踏過的樹枝斷了,那竟是一棵枯樹,他講到這裏,直感歎後怕不已。

為拍三峽美景,登遍所有高山險峰

類似這種扭著樹或者繩攀沿而上的攝影生活,已經成為了王正坤眼中的家常便飯。比如在拍攝三峽時,險峰都海拔上千米,以他的性格,勢必征服各種高難度才罷休,不允許自己停下來局限於某一種美。他笑說,為找到更好的機位,巫峽十二峰都被他爬遍。

三峽是王正坤比較鍾愛的取景對象,每次去拍都會有新的感受,讓他記憶最深刻是那次去赤甲山探尋機位。

當時進山後,才發覺如遁迷宮。這座看似跟別處大同小異的高峰,竟然彎彎繞繞,看不到頭。“僅半步之遙,差點就被捕獸夾卡住腳,驚險重重。耗費5個多小時後,天色漸暗,我開始著急了。”他覺得錯過拍攝時間是非常惋惜的事,“不過還算幸運,我正在猶豫,忽然冒出一人來。說來也巧,那人恰好住山頂。”於是由當地村民帶路,他得以幸運到達頂點。作品裏,雲海奔湧在各個山尖,一抹抹霞光像在與雲海賽跑,而近處紅色楓葉裝飾了樹的夢。

拍攝過後,王正坤應那位村民之約,去他家落腳,得知那居然是山裏唯一一戶人家,甚至住的地方尚未通電。在昏暗的柴火中,村民攪合一大盆土雞蛋款待他。第二天天蒙蒙亮,他迫不及待出去“蹲點”,又定格了一幅三峽“佛光”。此行有驚無險,他對那戶三峽人家心懷感激。同年底,便帶著自己“坤影俱樂部”的成員再度前去,除拍攝紅葉更為表感謝。去後欣慰地發現他家已通電,噓寒問暖中,聽聞老人深居大山70年未看過電視,當即有兩個成員拍胸脯承諾送台電視機。待到來年,他不僅圓了老人的電視夢,還時常送些家用物品,跟這戶人家建立起深厚的情誼。

雖然王正坤沒有直說,但本刊記者從他的講述中洞察到了他內心的那份三峽情結。他告訴本刊記者,最新的計劃是拍攝一組三峽春景的片子,為此正在認真研究關於三峽近20年的優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