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攻城戰(1 / 2)

負責攻打蘭城的諾羌部隊剛剛離開蘭城,便遭遇到一場來勢凶猛的沙塵暴,眼見著前方的遠處天都暗了下來,剛剛離開蘭城不過十幾裏的大軍不得不調轉馬頭返回蘭城。

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沙塵暴整整的在蘭城的上空肆虐了兩天,在城內的地麵上鋪了一層厚達四指的沙土後,這才意猶未盡的繼續向東南方向前進。

當他們等到天氣終於放晴,再次啟程趕往豐城的時候,已經是三天以後的事情了。等到大軍來到豐城北門外約四十裏的時候,前麵負責探路的斥候回來奏報,豐城外正在進行激戰,正在攻城的此番出征的主將薛平,讓他們速速趕到豐城的東門加入戰鬥。

要說起來,諾羌自從正式對外用兵以來,一直都是依靠強大的武裝力量,給對方造成巨大的心理壓力,迫使對方放棄抵抗,從而兵不血刃的拿下對方的城池。

此番之所以兵分三路,同時對三座城池發動進攻,也並非是薛平疏忽大意,實在是因為這三座城池的城牆並不算高大,加之城內的守城官兵也並不多,再加上作為這三座城池的糧食輸出地且末,已經被他們拿下,沒有糧食來源的三座城池,僅僅依靠放牧收獲的牛羊,是遠遠無法支持他們的消耗的,所以薛平才會決定兵分三路去攻取這三座城池。按說他的這個思路也並沒有錯誤,在他看來三倍於對方的兵力,即便是對方負隅頑抗的話,也足以令他將城池攻打下來的。

然而,出乎他的預料的是,可能是和豐城外的河裏出產美玉和金沙有關,豐城內的百姓民風極其的的彪悍,當見到前來攻打他們的諾羌軍隊隻有三千人馬時,他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拿起手中的武器保衛自己的家園,避免再次出現像吐蕃占領這裏時期那樣遭受到嚴重的剝削。這也使得前來攻城的薛平心情非常的鬱悶,因為對方根本就不肯給他解釋的機會,甚至就連派出一個士卒前往城門附近喊話,他們都會毫不客氣的用弓箭將他趕走。

無奈之餘,薛平隻好下令攻城。盡管是已經下令攻城,但是薛平還抱著一線希望,既希望對方能夠在見到己方的武力強大之時,能夠放棄抵抗,又想盡量的減少己方士卒的傷亡,畢竟訓練這樣一支部隊耗費了他太多的心血,再往後恐怕再也沒有這個時間和精力,而且還是心無旁騖的去訓練一支這樣的部隊。所以一上來並沒有發動強攻,隻是吩咐弓箭手在對方的射程之外,向對方發動壓製性的打擊。

但是他卻沒有想到,他這麼做的後果一是令己方士卒的士氣受到了打擊,而是讓對方誤以為他們的實力不過如此,從而更加的堅定了保衛家園的信心。

第一天的戰鬥就在這麼不痛不癢的狀態下結束了。回到軍營以後,薛平終於有時間讓自己平靜下來思考問題,經過一番反思他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但是為時已晚,對方的信心已經在自己無意間的襯托下樹立起來了,要想改變這一不利的局麵,就必須讓對方見識到諾羌軍隊的強大攻擊力,隻有當對方意識到根本就無力抵抗的時候,才會乖乖的投降。

但是令他沒有想到的是,當他第二天上午準備發動猛攻的時候,天色突然間大變,天空中刮起了強風,緊接著便見到西方的地平線上升起了黑煙,久居沙漠邊緣的人都知道,這是要起黑風了,也就是沙塵、沙塵暴、揚沙等天氣。薛平趕緊下令取消攻城計劃,所有人都趕在沙塵暴到來之前加入到加固營盤的工作當中。

整整的兩天時間,天空中風沙肆虐,如果站在營帳外麵,有一種隨時都會被風吹上天的感覺。即便是臉上蒙上了麵紗,飄在空中的沙粒打在臉上仍然是一陣火辣辣的。

第三天上午,沙塵暴雖然扭扭屁股繼續向東南方向走了,但是卻留下滿地厚厚的一層沙粒和浮灰,踩到上麵軟綿綿的不著力。而士卒們一動不動的在帳篷內窩了兩天,渴了餓了就喝一口事先準備好的涼水,啃兩口幹糧,此刻渾身軟綿綿的一點力氣也沒有。看到這個情況,薛平也隻好無奈的下令在休息一天,等到士卒們恢複了氣力再與城內的守軍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