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穀渾的戰士在打掃戰場的時候,那可真算得上是認真仔細、顆粒歸倉,即便是釘在大車上的一顆鐵釘,他們都會不辭辛苦的將它們取下來收好。即便是前麵不遠處就有一把損毀的武器,他們也要等到將身邊檢查完地,確認沒有遺漏以後再過去將武器撿起來。這也不能怨他們太過仔細,草原上根本就不出產礦石,所有的金屬都要依靠從周邊的勢力手中換取,那些出產金屬的勢力在與他們交換金屬的時候,給出的條件非常的苛刻,價格高得出奇不說每次交換的數量還非常的少,根本就無法滿足吐穀渾人的需求。長此以往下來也就養成了吐穀渾人勤儉節約、不敢有絲毫浪費的習慣。
從吐穀渾人出現在那圖魯部族外圍,到他們走到諾羌人設下的埋伏圈附近,一共不過三百步左右的距離,卻足足的花費了半個多時辰的時間,這其中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打掃戰場上麵。要知道之前諾羌的大軍已經打掃過一次戰場,有用物資基本上已經被他們搜刮一空。
但是吐穀渾人仍舊能夠耐心細致的打掃戰場,從中尋找到相當數量的,對他們的日常生活來說非常重要的物資,這不得不令那些或者躺、或者趴、或者依靠在什麼地方裝死的諾羌士卒感到佩服。不過吐穀渾人可以不在乎時間,諾羌的這些個士卒卻非常的在意。盡管他們身上都穿著厚重的棉服,但是在數九寒冬的季節裏,在冰冷的地麵上躺了大半個時辰,早已經令他們渾身發緊。照對方的這個速度看來,沒有一兩個時辰的時間,恐怕是無法全部的進入到包圍圈中,到那時隻怕不等對方動手,自己的這些個手下就已經全部凍成肉棍。想到這裏,負責指揮的諾羌將領果斷的下令開戰。
隨著他的一生怒吼,躺在地上裝死的諾羌士卒們紛紛的從地上爬了起來,揮舞著手中的武器向著毫無準備的吐穀渾人衝了過去。毫無準備吐穀渾族戰士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嚇了一跳,一時之間有些發懵,直到被諾羌的士卒趁機連續的砍殺了數十人之後,他們這才終於回過神來,紛紛的抽出腰間的彎刀與對方戰成一團。
吐穀渾人的援兵總共也不過兩千人,數量上並不占優勢,除去他們的將領已經留在他身邊的百十人親兵外,其他的士卒全部都投入到了打掃戰場的任務當中。打掃戰場的時候,這些個吐穀渾人的士卒自然不可能騎在戰馬之上,所以戰馬被安放在那圖魯聚集地的外圍,交由吐穀渾將領的親兵照料,而作戰時用得到的臂盾,則掛在馬背之上並沒有隨身攜帶。這樣一來,原本就不太擅長馬下交戰的吐穀渾族士卒,就更加的無力阻擋諾羌人發動的突襲,短短一炷香不到的時間裏,就已經損失了近三成的人數。其餘的士卒則在經曆了最初的慌亂後,逐漸的冷靜了下來以後,開始有意識的向一起靠攏,並且一邊抵抗著諾羌人的進攻,一邊向戰馬停放的地點退卻。
吐穀渾人前來支援的部隊將領,在諾羌人發起突襲的那一刻便意識到上了對方的當,趕緊大聲的指揮自己麾下的士卒向自己的身邊靠攏。他也想率領身邊的親衛們去支援被偷襲的手下,怎奈身邊還有兩千匹戰馬需要他們照顧,如果再被對方趁著他們去支援的時候將戰馬奪過去,他們可就真的要全軍覆沒了。所以盡管他此刻心急如焚,卻始終不敢讓親衛們去幫忙。
諾羌的陌刀兵雖說出其不意的發動了突襲,但是由於他們身處的位置比較靠近戰場的中央,再加上對方並沒有完全的進入到包圍圈中,所以並沒有形成合圍之勢,再加上身披重甲,速度上要比對方慢上許多,所以在最初的時候不能將對方圍在中央,隨著時間的推移吐穀渾士卒漸漸的擺脫了他們的追殺,向著他們的坐騎跑去。而諾羌的士卒最終也隻能無奈的看著對方擺脫他們的糾纏,迅速的脫離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