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兵臨城下 下(1 / 2)

第二天一早,諾羌大軍在李達派給他們的向導的指引下,啟程趕往會州。從蘭州到會州隻有兩百多裏的路程,不過這段路卻並不算好走,一邊是波濤洶湧的黃河,一邊則是險峻的崇山峻嶺。其中最為難走的一段路,是一條長度在十裏左右的山穀,山穀中最窄的地點在中部,同時隻能共三匹戰馬並行通過,而這裏的兩側則是十數丈高刀削一般的斷崖,一旦叛匪在這裏布置下人手防禦,哪怕是隻有百人的小隊,便完全可以令雷霆的數萬大軍寸步難行。當然,這些都是蘭州的主將李達對於雷霆善意的提醒,至於會州的叛匪會不會在那裏駐紮一支部隊,一切都還是未知之數。

第一天,諾羌大軍向前行進了一百一十裏,這一段路途相對平坦,再加上這裏尚屬於蘭州勢力控製的範圍之內,附近總是或明或暗的有著李達所設下的觀察哨,所以雷霆才能夠放心大膽的趕路。到了傍晚時分,大軍決定宿營的時候,已經抵達了蘭州勢力所能控製的邊緣地帶,盡管距離太陽落山尚有一個時辰的時間,雷霆仍舊決定在此地宿營,這裏畢竟是蘭州所控製的區域,萬一夜間有的什麼風吹草動,也能夠得到及時提醒。

第二天大軍起程的時候,雷霆早早的便派出多路的斥候,趕在大軍之前對行軍路上五十裏的範圍之內,進行認真仔細的偵查,以最大限度的將可能發生的危險降至最低。這第二天的行軍路上,便要經過那一條十裏長的山穀。為了避免大軍在那裏陷入困境,同時也是要迷惑可能存在的敵人,雷霆派出了一支由輕騎兵組成的兩千人隊伍,先行從那裏通過。兩千人的騎兵部隊,對於中原地區來講已經是一直相當少見的強大武裝力量,如果山穀中真的埋伏有叛軍的話,肯定不會錯過這個上佳的伏擊機會的。

中午時分,先行通過的輕騎兵部隊派人送回消息,已經平安的抵達山穀的出口外,一路之上沒有遇到任何意外情況。出於小心謹慎的目的,雷霆並沒有著急下令大軍同時前進,而是再一次派出一支兩千人的陌刀兵部隊通過那裏,仍舊是平安抵達對麵的出口。至此終於可以確定山穀中沒有設伏,不過出於安全方麵的考慮,雷霆還是下令每兩千人為一個批次,中間間隔一炷香的時間,分批分次的通過山穀,而他自己則在第三批中先行通過山穀。

等到全軍都經過山穀之時,天色已經漸漸的暗淡了下來,大軍也就隻能在這裏尋找寬闊的地點宿營。這一天下來,由於要經過這條山穀,所以隻不過向前行進了六十裏左右的路程,而從這裏抵達會州城,還有大約七十裏的路程。正常情況下一天的時間便足以到達那裏,不過卻有一個非常令人頭疼的問題擺在了雷霆的麵前,那就是會州城外的黃河從會州城的西門外不到一裏處經過,然後劃了個弧線後從北門外繼續向北流淌,這也就意味著不管是西門外,還是北門外都不足以令雷霆的大軍擺開架勢攻城。至於東、南兩座城門外就更加的令人討厭,雖說城門外的開闊地不像西、北兩座城門外那麼狹窄,卻也都不過隻有五裏以內模樣,在往外便進入到了山脈的邊緣地帶。這樣一來大軍倒是勉強可以在城外展開陣形,但是這樣一來對方守城的士卒便肯定無法出城作戰。這就意味著,不管雷霆一方願意還是不願意,都必須要與對方上演一番攻防戰。

要知道攻城戰自古以來都是兵強馬壯、人數占優的一方發動攻城戰,而人數少的一方才會據城死守。如今倒好,人數較少的一方卻要發動攻城,而人數眾多的一方,卻要被迫不得不據城死守,不得不令人產生一種非常怪異的念頭。

雷霆的帳中隻有他、薛平以及菲兒三個人,菲兒則直到兩個人有事要商議,自然是什麼話也不會說的,但是他們兩個人此刻也正在為如何攻打會州城而苦苦的思考,所以此時的帳中非常的安靜。不知過了多久,兩個人同時抬起了頭說道:“夜襲!”兩個人顯然也沒有料到對方會在這個時候開口,先是一愣繼而是一陣大笑。

進攻的方式已經確定下來,剩下的就是一些細節的補充,雷霆提出是不是白日裏派出一支人馬裝作商隊,先行混入城中以配合大軍夜間偷襲。薛平思考了一番後認為不妥,首先來講他們對於會州城內的情況一點都不了解,很容易發生意料之外的問題。再有就是大軍事先沒有任何的準備,要想扮作商隊的話唯一可以進行交易的就隻剩下戰馬了。軍中戰馬的數量雖然遠遠的高於需求量,但是這些戰馬放在吐穀渾這等出產戰馬的地方,都是百裏挑一上等戰馬,拿到這裏來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這一點從蘭州主將當時的反應就可以看得出來。想必叛匪那邊就一定會更加的缺少戰馬了,如果這個時候將戰馬帶入到會州城內,沒準反倒容易被對方看出不妥。那樣一來無異於將進入城內的士卒的安全置於險地,同時又白送給對方一批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