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去安卓的航天飛機有五趟,那落坐十點半的航天飛機,於十一點到達了安卓機場。他和箱子剛到出站口,迎麵有人喊他並揮著手。走近後發現前來迎接他的,是一個警銜比自己低二級的警官。他自己介紹自己叫深藍。
這顯然不是人類應該的名字。在安卓星上,第一次遇到的就是機器人,這就是風俗吧。畢竟這裏全盛時期可是有十萬機器人,而人類不過四千。
“這家夥是個機器人。”在深藍去取車的時候,箱子對那落說。
“是啊,你嫉妒他有手有腳嗎?”
“我是頭一回撞見和人一樣的機器人。在咱們那裏可沒這玩意兒。你剛才和他握手了。那家夥有體溫嗎?”
“手感比你軟和多了。慢慢你就習慣了。”那落說著,一把提起了箱子上的把手,把他放到車的後廂裏。
“有話咱們回去說,你老實呆會吧。”他合上了後廂蓋。
機器人成為生產力,在人類曆史上有幾百年了。盡量如此,一個人型的機器人,“活生生的”出現在你眼前,如一個“人”一般有完美的容貌與舉止。人與機器的地位從“人與工具”瞬間成了“平起平坐”——對一個有父母的真正的人類來講,都不會覺得舒服。
那落也不例外。
一路上,機器人深藍大致向那落介紹了安卓星的情況,地理環境、生活條件之類的,並沒有提到那落此行的工作。他的講話時聲音抑揚頓挫,不像是從話筒裏傳出來的。那落打量著這個機器人,發現他的舌頭很靈活,語調十分動聽。那落極少插話,他眼睛看著外麵——遠處,一台巨大的龍門吊車一樣的機器正在來來回回的工作著。他猜那東西是在“打印”——以著名的“秋石”為原料。
秋石——從一塊破石頭變得身價陡增,就是因為3d打印技術的廣泛應用。幾百年來,3d打印技術如其他技術一樣不斷進步,與其共同發展的是材料技術。不光是要有打印機,更是需要有可以用來打印出所需要產品的原料。隨著可以打印的東西越來越多,人類急需一種具有可塑性、本身容易獲得的原料。
在這個關鍵時期,秋石被發現了。秋石被磨成粉,加熱到二百度時便會融化,從二百度到一百度左右,都不會凝固,而且可塑性極強。更神奇的是凝固後的秋石質地極為堅硬,可以與合金材料相當,而重量卻隻有合金的四分之三。秋石在安卓星上儲量極為豐富。在星球的北部地區,秋石地層的厚度有幾百米,甚至不需要專門打礦井,可以露天開采。
在這樣沒人居住的星球上,發現這種領導工業發展潮流的原料,真是天大的便宜。所有的成本隻是運輸和開采,不需要其他支出。成本低,又獨產一地的秋石順理成章地成為了一種國家級的戰略出口產品。從一百三十年前開始,建立了巨大的礦山,以機器人自動化工作為基礎批量生產。
“那是在建房子。”深藍發現那落關注的東西後說。
“你們這裏建房子也用打印的方式,真是稀奇。”
“你們為什麼不用打印方式,我才要奇怪。”
“因為我們有工人,他們要工作。這麼看來,他們太任性了。”
“反正也是石頭,用石頭壘成房子,和用石頭做原料打印成房子,不是一回事嗎?”
“這樣建房需要多久?”
“如果就是民宅,一天就可以打印出來。裏麵的管道之類,一並完成,後期隻要鋪上線路,通上電,安個門就可以搬家了。”
“那打印機裏,我看有人操縱啊?”
“是的,機器人做不了這種事,那是比較精密的工作。”深藍說著,忽然刻意的看了那落一眼,好像他是故意提到有人操作這回事是的。
原來如此。看來傳言是真實的……
一百零四年前,巨人星的衛星5=3才有了正式的名子“安卓”——這本來是機器人星球的意思。當時的安卓星上人類隻有百十來個,其他的全是機器人。這些機器人不是一般的機器工具,在這個國家裏,由於特殊的曆史,人型機器人與人類一樣享有公民權。是平等的兄弟關係。
雖然與人類一樣的地位,但讓這些機器人單獨控製一個星球還是頭一回。這片“機器樂土”從此聞名於世,機器智能越發繁榮。機器人的學習——終究是與人類有極大不同的。在比人記性好一萬倍、個體之間隻要有數據連接接口就可以互相不打折扣的傳遞知識這些條件下,機器人在人類沒有意識到之前,用極短的時間完成了思想的進化。
遙遠的邊疆衛星,失去平衡的種族之間,造物主與創造物之間,注定不會太平。
“前麵就是防衛司令部了。”深藍放慢了車速。安卓星防衛司令部——是這裏的最高權力機關。區區四千常住居民,並不需要太複雜的行政機構,一概列入防衛係統加以管理。防衛司令,就是這邊疆星域的“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