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邦哥的崛起 (2)(1 / 2)

第七章:邦哥的崛起(2)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回到家鄉的劉三雖然日子過的很風光,但是都四十出頭了,還是沒有娶到老婆,這在當時是一件很不正常的事情,許多人甚至開始懷疑劉三的取向是不是有問題。

不過劉太公和老伴到卻沒有那麼著急,因為雖然劉三沒有娶到老婆,孫子劉肥已經好幾歲的,劉肥是劉三和村裏的曹氏私生的孩子,曹氏是劉三的情婦。

作為著名海歸,當地非常有培養前途的基層領導幹部,劉邦長相“英俊”,談吐幽默,尤其是中年熟男的魅力,深深的吸引了曹氏,他們不顧世俗的反對走到了一起,很快,曹氏為劉三生下了一個兒子。

曆史上曹氏的身份是一個迷,也許她太不起眼了,也許有人不願意別人知道她的身份,總之,雖然劉肥作為長子得到父親的寵愛,曹氏卻很快從曆史消失。

但不能不說,曹氏是一個非常有眼光的女人。

與曹氏不能結婚,劉三還要繼續等待愛情。有道是,有緣千裏來相會,劉三的緣分不知不覺就降臨了。

沛縣縣令有個好友,姓呂名文字叔平,山東單父縣呂姑村人,自稱是周朝開國傳奇名相呂尚的後人,呂尚就是薑子牙的俗家名字。

呂公善於看相,在當地也算是個名人,家裏有兩兒兩女,長子呂澤,次子呂釋之,長女呂雉,次女呂媭,兩個女兒都已經老大不小了,一直沒有出嫁,呂公老伴很著急,經常嘮叨這個事情,古代女子十五歲就可以出嫁了,過了二十歲就被歸入老姑娘的行列。用現在的話說,家裏看著兩個大齡剩女,怎麼能不著急。

呂公到是不急不躁,從麵相上看,兩個女兒都是貴不可言,隻是機緣未到,呂公對自己的專業能力非常自信。

這年呂公在老家得罪了人,因為與沛縣縣令是好朋友,決定舉家搬遷到沛縣避避風頭。

到了沛縣以後,因為和縣令的關係,馬上有很多人跑到呂公家裏打算結交他,加上各種上門的媒婆,呂公家一時門庭若市,連縣令的兒子都來提親,不過呂公幹脆的把縣令兒子拒絕了,理由很簡單,麵相不和。

劉三這時候正在泗水當亭長,聽說當地來了個名人,也打算去拜會一下,參加一下呂家舉辦的酒宴。不巧這次去的人太多,主持酒宴的縣衙秘書蕭何宣布,參加酒宴賀禮不足一千塊的,沒有進屋的資格,就在院子裏喝兩杯回去。

劉邦一毛錢也沒有帶,又不想白來一趟,進門大叫一聲,我出一萬塊。一萬塊在當時可不是一個小數目,把正在招待客人的呂公嚇了一跳,以為是當地哪個大土豪來了,趕緊出來接待。不出來不要緊,這一出來頓時被劉邦的長相驚呆了。

我叫劉季,是泗水的亭長。劉三趕緊自我介紹,您叫我劉三就可以了

好,好,好,呂公很激動,直接問道:不知道劉亭長結婚沒有?

沒有,劉邦對於呂公的單刀直入絲毫不驚訝,呂公有好的資源可以介紹給我。

有,家裏現在就有兩個,不知道你滿意哪一個,需要哪個盡管開口,一定滿足。

就這樣,劉邦和呂雉的親事成了。山東盛產國母,就是從這時候開始。

呂雉老娘非常生氣,堅決不同意這門婚事,

她說道:人家縣令的兒子提親你不同意,這個劉季不過是個亭長,不是廳長,年紀四十多了,雖然我們姑娘也不小了,但是比他小15歲,他還有個私生子,你難道讓我們女兒一嫁人就當後媽嗎?我聽他們村裏人說這個劉三天天喝酒吹牛不幹活,連他爹媽都不喜歡他,你這不是把女兒往火坑裏推嗎,總之我堅決不同意。

呂公微微一笑,說道:我相麵多年,什麼人都見過,但是從來沒有見過相貌如此富貴的,這個人的相貌可以說是極品中的極品,貴不可言,女兒嫁給他將來一定會跟著富貴,這些事情你們女人不懂,按照我說的就是。

於是劉三就這樣到了40多歲娶上了媳婦-呂雉。

婚後兩口子快馬加鞭造人,生了一個女兒,取名魯元,一個兒子,取名劉盈。

劉三繼續做他的亭長,呂雉做了家庭婦女,一切都在按照呂雉老媽的設想發展著,絲毫看不到劉三事業的任何起色。

到了這一年,劉三再次以亭長的身份押送泗水的犯罪分子去驪山服役,半路上這些犯罪分子發揮專業特長,邊走邊開小差,劉三一看,按照現在的速度,不用到驪山就跑光了,他去驪山就是找死,非常鬱悶,一天晚上隊伍走到安徽的芒碭山,劉三喝了點酒,悲從中來,對沒有開小差的人說,你們都逃命去吧,我也的去逃命了,反正是死,不如給大家一條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