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被章邯打的狼狽,其他的草頭大王為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互相廝打!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這些大王們忘記了幾個月以前他們還在田間幹活,在工地服役,秦國才是他們最大的敵人。
趙國的新任大王武臣,責任心強,做事親力親為,以身作則,燕國獨立以後親自帶人跑到燕趙邊界搶地盤,明刀明槍的搶不過癮,自己還偷偷的跑出來看風景散心,結果被燕國士兵活捉了。
不能不說武臣這個國王做的很接地氣!
燕國國王韓廣很高興,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一不小心就把老領導給抓了!
他派人通知趙國,要麼割讓土地換國王,要不就等著給武臣收屍吧。
趙國上下亂成一團,派出幾波使者去談判都被燕國殺了,還放出話來,不割讓土地來幾個殺幾個。
就在這時,英雄出現了!
趙國一個夥夫跑到了燕國的營地,給燕國的談判代表講了一堂課,名字叫做:捉放曹! 下課以後燕國把武臣放了!
夥夫首先說道:你們把趙王抓了,現在趙國就是張耳陳餘的天下,這兩個人你們大王都認識,知道他們在想啥不?
不知道!
他們在偷偷的高興,謝謝你們抓了趙王
為什麼?
張耳陳餘是什麼人?大陰謀家,以前剛到趙國的時候,局麵不穩定,張耳陳餘不敢出頭,所以捧我們大王上位,如今趙國已經被平定,這兩個人早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但是一直沒有機會。
如今你們抓了趙王,張耳陳餘名義上喊著要你們放人,心裏巴不得你們一刀把大王殺了,所以肯定不會割讓土地給你們的。
等到你們殺了武臣,他倆就會自己稱王,這兩個人感情好,能力又強,如果都當了大王互相幫助,你們燕國玩的贏他們嗎,那時候就是你們燕國的末日了。
這段話說的半真半假,雲山霧繞,把燕國從談判代表到韓廣都繞進去了。
於是他們讓夥夫把武臣給帶回去了。
張耳陳餘有沒有當大王的野心,從後來他們的表現看,絕對有,但是當時有沒有借燕國的刀殺武臣的心,誰也不知道,以這二位潛伏多年的道行,即使有也絕對不會讓一個夥夫看透,但是這個夥夫卻借力打力,一頓忽悠把自己的老板救回去,不能不說是個奇跡。
武臣逃過一劫,第二劫接踵而至。
趙國大將李良本來是秦國將領,投降武臣以後得到重用,奉命搞定了趙子龍老家常山,回首都複命,武臣給了新任務,攻取太原。李良二話不說領兵就走,在河北石邑縣遭遇秦軍,秦軍防守嚴密,李良過不去,雙方僵持了下來。
秦將偽造了一份二世招降李良的書信,故意不封口讓人交給李良,李良得到詔書以後不相信,率兵返回了邯鄲求援,希望可以得到更多的兵力打破秦軍的防守。
還沒有到邯鄲,李良遠遠看到一行華麗的車隊,打著帶“武”的旗幟,李良以為是趙王武臣來了,趕忙下馬跪地請安。誰知道車裏的人是武臣的姐姐,喝的昏天黑地,見到大將軍李良鳥沒有鳥,直接從他身前飄過。
李良是個愛麵子的人,投降以來武臣對他一直非常尊重,忽然被武臣姐姐這麼忽視心裏很不是滋味。一個下屬借機火上澆油,說道:現在大家舉兵起義,誰有能耐誰當大王,趙王以前的地位還不如您,如今他姐姐一個女流之輩也敢在您頭上撒野,將軍在外為國浴血奮戰,他們卻在家裏花天酒地,不把您放在眼裏,幹脆我為您把她殺了
李良妒火攻心,當即派人追上去把武臣姐姐連同隨從一起幹掉。
一不做二不休,李良趁勢率軍襲擊了邯鄲,把趙王武臣,丞相邵騷全部幹掉。
武臣這大王當的真是窩囊!不怕神一般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張耳陳餘兩個人得到消息早,腳底抹油,幸運逃脫。隨後收集被打散的趙國部隊進攻李良,李良戰敗投降了章邯。
打跑李良以後,張耳陳餘想自己當大王,被一個幕僚勸阻,幕僚告訴他們,你們兩人在趙國的威望不足,又是外人,想讓趙國人歸附是很難的,不如尋找原趙國王族後裔輔助他,以成就大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