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兵仙出世(2)(1 / 2)

第二十五章兵仙出世(2)

夏侯嬰叫停了行刑,他把韓信叫到跟前,進行了一個快速簡單的麵試,這場麵試將決定韓信的生死。

我一直在想,如果韓信是個廣東人,或者福建人,這個時候已經死了,因為不管你說的是什麼,夏侯嬰都聽不明白,說不定還以為你在罵他呢。

幸好大家是老鄉,溝通無障礙,短短的幾分鍾,韓信充分發揮他混飯多年積累的忽悠經驗,把老實人夏侯嬰忽悠的五體投地,對韓信驚為天人。

這樣的人才怎麼能埋沒,麵試以後夏侯嬰趕緊彙報劉邦,不但不能殺,還要提拔重用。

夏侯嬰好忽悠,劉邦不是那麼好忽悠的,像韓信這種靠嘴混飯吃的大有人在,遠的不說,酈食其就是個例子,大家都出來忽悠,人家可是立竿見影。

行不行,不看廣告,看療效。

劉邦見多識廣,雖然夏侯嬰說的天花亂墜,但依舊不足以打動他,半信半疑的劉邦給了夏侯嬰一個麵子,免去了韓信的死罪,賞了個治粟都尉給韓信。

治粟都尉,掌管軍糧生產,隸屬於後勤部門,在劉邦看來,這個韓信雖然身材高大,卻是個繡花枕頭,中看不中用,並非帶兵打仗的料,做做後勤,搞搞糧食就可以了,真有能耐,再提拔也不遲。

雖然保住了性命,但是韓信依舊很失望,本以為通過灌嬰可以一步到位,結果還是失敗了。隻好收拾行李去新部門報道,此時他還不知道,在那他將遇見一個非常重要的人。

如果說洗衣老太太是他生命中的第一個貴人,那麼這位新領導將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貴人。

有能力沒有人賞識重用,和無能沒有什麼區別,能力一般領導喜歡,照樣可以飛黃騰達。能力很重要,跟對領導更重要!

這位新領導就是當時劉邦公司後勤總管,劉邦的老領導兼左膀右臂—蕭何。

主簿出身的蕭何,在軍事上無法幫助劉邦,卻是個搞後勤的天才,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時時刻刻都離不開後勤的有效支持。朝鮮戰爭的時候我軍就吃了後勤補給能力不足的虧,隨身攜帶的後勤補給隻能支持七天,所以美軍隻要頂住誌願軍七天的攻勢,就可以趁誌願軍彈盡糧絕開始反攻。

劉邦雖然沒有讀過兵書,但是對於後勤一直非常重視,交給別人還不放心,隻有蕭何,既有能力,又十分忠誠,他辦事,劉邦放心。

韓信在新部門報道以後,因為工作的關係,開始與蕭何頻繁接觸。這不能不說是個意外的驚喜,作為劉氏集團的原始股東,蕭何是公認的二號人物,得到蕭何的認同,相當於找到了政治靠山,前途一片光明。

知識分子出身的蕭何,對於讀書人天生具有好感,在那個年代,識字就可以被認為是知識分子,如果讀過幾本書,懂點兵法,那恭喜你,完全有資格成為謀士了,如果再有點膽量和成功經驗,就可以封官許願,飛黃騰達了。

沒有機會上陣打仗的蕭何,天天和搬運工農民工混在一起,生活十分的無聊,忽然發現這個新來的家夥竟然識字,蕭何激動的差點留下眼淚,終於找到組織了,真是相逢恨晚,造化弄人。

韓信是個聰明人,雖然新職位不是很理想,但是能抓住蕭何這根稻草意義重大,所以他非常珍惜和蕭何相處的每一次機會,在此過程中,他充分展示了自己的才華和抱負。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兩位知識分子成了忘年交,蕭何慢慢意識到,韓信不但識字,而且是個非常有頭腦,懷才不遇的高手。

金鱗豈是池中之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這種人,需要的隻是一個機會。

後勤部長的蕭何立即改行做了人力資源部長,隆重的向董事長劉邦推薦自己發現的人才。一連多次,但是劉邦每次都是聽聽,並沒有重用的意思,一來二去,躊躇滿誌的韓信失去了耐心,有一天蕭何忽然發現,韓信竟然跟著那些開小差的人跑了。

千裏馬常有,伯樂不常有,以伯樂自居的蕭何一著急,來不及向劉邦稟報,連夜跑出去追韓信。

生完氣的劉邦知道蕭何是一心為公,給了蕭何一個台階:既然你這麼器重韓信,那就給他個將軍做。

“不行,給了將軍他還是要走,要給就大方點。”蕭何說道

“將軍還不夠大方?他要什麼?”劉邦問道

“要給就給個大將軍”蕭何說道

“行”劉邦頭一點,竟然同意了

“還不行”蕭何說道

“不行,還想怎麼樣?”劉邦問道:“大將軍都不行,難道想坐我的位子”

“你這個人隨便慣了,這麼隨口一說沒有說服力,要想留住韓信,你要正兒八經的登壇拜將,給足麵子,讓大家都知道,說明你重視他。”蕭何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