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白登之圍(2)
閼氏照了照鏡子,雖然打遍草原無敵手,但是對上江南水鄉的軟妹子實在沒有勝算,聽說那邊的女人不但長得漂亮,個個還能歌善舞,就連冒頓這種事業心很強的男人也經常提起,如果真來了自己以後還怎麼混?所以迅速馬上答應了條件,然後一頓枕邊風搞定了冒頓。冒頓對自己的軍事實力沒有信心,也擔心漢國不會善罷甘休,於是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大霧天,放開一麵包圍圈,讓劉邦溜了。
這就是正史記載的真相,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不信的!
疑點一:單於是個典型的無情無義大男子主義者,權力才是他的老婆,家裏的老婆當靶子殺過,當禮物送過人,現在的閼氏是第幾個老婆估計連他自己都不記得了,絕對不會因為老婆的一番勸告放過劉邦。
疑點二:陳平被圍困起來,怎麼能知道單於老婆在軍中?這不是內戰,雙方都在對方那裏埋了臥底,而且被圍困白登山上,竟然還帶著畫工可以畫出一幅美女圖送人?敢問這是出來旅遊的嗎?
疑點三:行軍打仗忌諱帶女人,單於苦心經營布下天羅地網,不會在這個時候帶女人。即使帶了女人,也不是外人相見就可以見的。
既然這樣,冒頓為什麼放過劉邦?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們可以做個大膽合理的猜想:
前文說過,冒頓上位以後,匈奴的勢力得到了整合,人口有了發展,具體人數曆史有爭議,最多的估計有一百萬,按照3-6個人一個兵的比例,大概有15-30萬人馬,漢朝著名政治家賈誼的估計最少,預計有30萬人,6萬騎兵,中國人口史折中的推斷,大概有70-80萬人。起兵10-15萬。
至於匈奴號稱30萬騎兵,也有說40萬的,絕對有誇大的成分,這屬於曆朝曆代管用的伎倆,就好比是娛樂明星的升高一樣,一米七說一米八,一米六說一米七,不吹吹都不好意思在這個圈子裏混。
按照賈誼所處的年代和地位來看,他的說法有較強的可信度,如果賈誼的估計是準確的,匈奴軍隊隻有6萬人,或者說10萬以內,那麼一切迎刃而解。
匈奴根本沒有力量擊敗劉邦的殘兵敗將!
我們知道,劉邦帶了三十二萬大軍遠征,即使大部分是步兵,騎兵的規模也非常可觀,成皋之戰以後,劉邦命令灌嬰組建騎兵部隊,在後續對項羽的作戰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此之前,雖然因為天氣的因素騎兵先頭部隊被圍困並擊敗,但是並沒有到不堪一擊的程度,漢軍退守白登山,頑強抵抗,匈奴一時無法攻破漢軍的防守,而此時援兵已經殺到,匈奴需要分兵去阻擋援兵,這種情況下,匈奴的力量變的更為有限,想在短時間內擊潰占有地理優勢的漢軍,已經不可能,而且拖得越久,風險越大。
冒頓是個聰明人,他耍了個小計謀,來個圍而不打,用一大堆五顏六色的馬匹搞出個大陣勢,迷惑白登山的漢軍,同時調集了大量的老弱病殘和家屬穿上軍服充數,以彌補前線軍力的不足,塞外天氣多變,又是冬季,人都裹在厚厚的棉衣中,難以分辨,這就是為什麼單於老婆來到軍中。
當然這一切不是根本目的,如果是因為吃不下劉邦,單於完全可以主動退兵避免被反包圍的風險,之所以大費周章,是因為單於不甘心徒勞無功,家裏已經沒有米下鍋了,無論如何的撈點好處回去,冒頓希望可以通過這次的勝利來個城下之盟,獲得好處。
順境看樊噲,逆境看韓信,絕境就的靠陳平了,陰謀家陳平再一次把旁門左道發揮至極致,拯救了劉老板。他通過幾日的觀察,敏銳的猜到了匈奴的意圖,主動提出了和談的要求,並且利用匈奴單於夫人這一中間人的角色成功和冒頓答上了線,冒頓半推半就,欲拒還迎,雙方在眾人的眼皮底下心照不宣的達成了陰謀。
在這場不見於曆史的會談中,劉邦做了怎樣的承諾不得而知,但是匈奴在得到好處以後心滿意足,答應釋放劉邦。
好在匈奴還處於奴隸社會初級階段,還沒有把劉邦在鴻溝協議以後的背信棄義這一絕招學會,老老實實的按照合同辦事,在老司機夏侯嬰的護衛下,劉邦謹記陳平教誨,小心翼翼,慢慢騰騰一副勝利者模樣的走出了包圍圈,匈奴士兵的注意力都放在追星上,希望借此機會看一看天朝上國大皇帝長什麼樣,所以也沒有臨時起意。就這樣,劉邦平安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