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韓信的劫
趙國丞相周昌上任沒多久,回首都述職,報告劉邦:陳豨有些不正常。
原來陳豨主持代國軍事以後,如意還沒有去上班,陳豨軍政工作一把抓,成了當地實權一把手,陳豨是個比較古典的人,崇拜信陵君,喜歡養門客,招攬豪傑,到了代國以後更是無法無天,家裏養了幾千人,出門吆五喝六,大張旗鼓,一副權力暴發戶的樣子,成了當地一霸。
周昌上任以後,有一次陳豨路過邯鄲,隨從車子加起來幾千輛,浩浩蕩蕩,不知道的還以為匈奴打過來了,當天晚上邯鄲旅店入住率百分之百,後來回來的時候再次路過邯鄲,還是這麼多人。
周昌好歹是大地方來的人,也見過世麵,首都皇上出行也就這樣了,小小一個陳豨,搞的排場這麼大,擺明是不把人民群眾放在眼裏,尤其是長樂宮酒會以後,叔孫通已經定下禮儀,還是不收斂,不收手,囤積門客,私藏兵器,不講診治紀律和診治規矩,按照大漢朝律令,有謀反嫌疑。
周昌利用述職的機會打了把小報告,狠狠的告了陳豨一個黑狀,劉邦經過一段時間調查,發現了陳豨門客許多問題,比如欺行霸市,承攬正府工程偷工減料,嫖妓不給錢等等,部分經濟問題牽扯到陳豨,但是沒有發現謀反問題,考慮邊境穩定的重要性,暫時也沒有合適人選,所以就把調查先行壓住,沒有追究陳豨的責任。
陳豨知道朝廷調查他的消息以後非常害怕,一旦被老板懷疑,時間長了沒事就會出事,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之前的趙王張敖還是女婿,就因為謀反這點破事被折騰的死去活來,何況我這種小嘍囉,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他主動聯係韓王信手下投降匈奴的王黃曼丘臣等人,雙方商定,一旦有事,互相援助。
高祖十年七月,太上皇病逝。各路諸侯地方官都必須到長安奔喪,照例代國丞相陳豨也應該前往,但是他由於害怕已經成為驚弓之鳥,托病不去,到了九月,與王黃曼丘臣合兵一起,舉兵造反,自稱代王,脅迫當地人支持他。
自從白登之圍以後,劉邦對於北部邊界問題非常敏感,勾結外人造反更是重中之重,涉外問題無小事,為了速戰速決,在下令全國總動員的同時,他親自帶兵平叛。
抵達邯鄲與周昌彙合以後,劉邦充分發揮一名老革命的經驗,他先是下令赦免被陳豨脅迫造反的,從內部離間敵人,然後恩威並施,在趙國就地選拔將領以節約時間,最後采用陳平的老招,用金銀珠寶賄賂隨同陳豨一起叛變的將領。
三管齊下,局麵立即改觀,陳豨狂飆突進的勢頭被遏製住,十一月,各路勤王援兵陸續到達,與此同時,前方來報,叛軍兵分幾路進犯,以陳豨部將張春一路東渡黃河,進攻聊城,陳豨與曼丘臣駐紮在襄國,候敞作為後軍接應,韓王信駐軍參合。
掌握敵軍兵力部署以後,總司令劉邦下令:大將郭蒙領兵前往齊國,與齊國丞相曹參會師共同迎戰張春,周勃領兵攻打代郡,樊噲領兵攻打襄國,灌嬰領兵攻打曲逆,劉邦自己帶著酈商,夏侯嬰帶兵攻打東恒。
東恒守將是韓王信立的傀儡趙王趙利,趙利打仗不行,歪門邪道不少,自打劉邦來攻城的第一天起,就派一幫人站在城頭對劉邦破口大罵,罵陣算是謀略的一種,當年曹無咎就是受不得罵,才把成皋滎陽丟掉,罵可以,你的有後招啊,但是趙利就是單純的為了罵而罵,不知道心裏有多大怨多大仇,幾天下來,劉邦家祖宗八代幾乎被問候了個便,甚至連妻子家,母親家隻要有關係的都被問候到了,君子動手不動口,打不過不投降就算了,罵人是非常不文明的。
劉邦圍城一個月,把東恒圍的彈盡糧絕才投降,攻入城內以後,把凡是罵過他的統統斬首,他用行動告訴這些人,說話要講文明,罵人是要付出代價的。
在此期間,郭蒙回合曹參擊敗張春,周勃攻克馬邑,樊噲擊敗陳豨曼丘臣,灌嬰攻占了曲逆,斬殺候敞,劉邦四路大軍分進合擊,直撲陳豨老巢。
陳豨手下許多是商人出身,收了劉邦的賄賂,見利忘義,一看形勢不妙,紛紛反水,王黃曼丘臣也被手下捆起來交了投名狀,陳豨見大勢已去,投降了匈奴。
隻有韓王信,投降匈奴以後,吃吃不習慣,住住不習慣,想吃個青菜,沒有,想聽歌小曲,沒有,連睡個回籠覺都沒有機會,天一亮就被草原上那些野馬給叫醒,搞得天天不是拉肚子,就是失眠,而且堂堂韓王,動不動被匈奴吆喝,過的十分憋屈,遙想當年駐守太原郡,是何等的威風,所以此次出來了再也不想回去,一定要和漢軍分個你死我活,漢軍大將柴武和他是老相識,寫信勸他投降,他也不願意,柴武率兵攻破參合,斬殺韓王信。
聲勢浩大的陳豨的造反運動就這麼煙消雲散。
劉邦考慮到代國迫近匈奴,戰略地位非常重要,留給外人到底是不放心,決定立皇子劉恒為代王,建都中都,將代郡,雁門劃歸代國統一指揮。
講到這裏,必須提前預報一下,這位代王劉恒小朋友,是劉邦的第四個兒子,他的母親叫做薄姬,是前著名國王魏王豹的妃子,也是當年大神算許負預言會生出天子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