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曹參的智慧
大仇已報,大權在握,帥哥入懷,呂後終於過上了理想的幸福生活。
劉盈被戚姬阿姨的慘狀驚嚇以後,經過很長時間的修養,身體終於有了一些起色,精神慢慢好了起來,到了第二年的冬天,齊王劉肥入京拜見,作為同母異父的親兄弟,劉肥雖然是私生子,但是和劉盈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哥倆從小感情不錯,劉盈非常尊重哥哥,入宮以後提議:宮裏就是家裏,按照家裏的禮儀行事,所以哥倆入席以後,劉盈特地請哥哥上座。
肥哥哥是個實在人,小時候在村裏打架經常罩著弟弟,弟弟既然這麼說,也就不客氣了,直接坐上了上席。
二姨媽當場就氣炸了。
你這個肥仔,隻不過是個庶出的私生子,給臉不要臉,跟你客氣你還當真,竟然坐在我嫡出的兒子,當今皇上的上席,我不整死你。
太監給劉肥端來兩杯毒酒,請他向呂後敬酒,劉盈看到是兩杯,為了表達兄弟感情,也端起一杯準備和哥哥一起向老娘敬酒。
呂後一看兒子這麼實在,顧不得掩飾,直接把兩杯酒一起給掀了,搞的劉肥莫名其妙,以為姨媽更年期還沒有過去,情緒不穩定,所以趕緊假裝喝醉跑了回去。
到家以後劉肥越想越不對勁,派人賄賂了呂後身邊工作人員,得知原來姨媽打算毒死自己,這可把劉肥嚇壞了,一向老實的劉肥既沒有爭奪過皇位,也沒有謀朝篡位的打算,隻想每天有吃有喝,做個雞鴨魚肉的搬運工,沒事寵幸幾個美女,卻差點因為坐座位這種小事把命搭上,如今人還在長安,能不能完完整整回到齊國都是大問題,戚姬的事情地球人都知道了,難道姨媽下一個目標是我?
為了保住性命,劉肥的下屬想到了一個極其有效又極其下賤的方法---行賄。
既然你想殺我,我就讓你不好意思殺我,得罪你兒子你不高興想殺我,我就行賄你女兒讓你高興,行賄目標—魯元公主。
自從駙馬張敖卷入貫高謀殺案以後,魯元家的收入大減,夫妻雙方日子過的緊巴巴的,就靠那點工資收入,比起當年做趙王的時候不可同日而語,呂後非常疼愛女兒,一直想幫他們卻沒有找到好辦法,死鬼老公生前把地都封給了兒子,想送女兒塊好地都找不到。
齊國有七十多個城,土地大大的,劉肥立即上書,要求把齊國城陽一個郡的土地獻給魯元公主,同時主動尊魯元公主為齊國的皇太後。
你沒有聽錯,哥哥劉肥主動要求尊妹妹魯元為皇太後,職位相當於自己的親媽!
輩分有點亂,但是呂後很高興,要的就是你小子懂事,不是經常教育你們嗎,學習韓信好榜樣,忠於姨媽鑽褲襠。
劉肥一番自虐,加上大出血,終於平安回到了齊國,剛到家,就收到聖旨,調相國曹參回首都出任相國。
蕭何死了!
無雙國士追亡者,第一功臣誰代之?
這位一生小心謹慎,勤勤懇懇,處處委曲求全,以自虐來洗刷清白,以出賣來顯示忠誠的政客,終於死了。
走之前,劉盈特意去探望,問蕭何:君百年之後,何人可以代君之位。
蕭何已經油盡燈枯,依然非常機警的答到:請陛下自行選擇。
劉盈問:曹參如何?
蕭何答:陛下已得其人,臣死可以不恨。
於是曹參就在蕭何死後從齊國相國升級為全國總相國。
聽起來,兩人的關係是非常不錯的,其實大錯特錯,這兩個人的關係一直非常不好。
作為沛縣起家時候的老同事,蕭何曾經是曹參的領導,兩人當年害怕起義失敗吃不了兜著走,把天不怕地不怕的劉邦捧上前台,自己默默做了劉邦的後盾,在開始幾年,哥倆同心協力輔佐劉邦,互敬互愛,關係非常融洽。
等到劉邦做了皇帝,蕭何做了相國,兩人的關係就可以惡化。
首先是地位之爭,蕭何是欽點的第一功臣,許多人不服氣,曹參就是其中之一,曹參覺得天下是打出來的,軍功最大,而蕭何沒有半點軍功卻排在第一位,當然不服氣。
第二是道德問題,兩人一文一武,曹參的軍功一多半是跟著韓信混出來的,對韓信的軍事才能佩服的五體投地,甚至有些崇拜,他也非常了解韓信,明白韓信是絕對不會謀反,而蕭何卻為了自己的利益,落井下石狠狠的陰了一把韓信,不但如此,在彭越英布兩件事情上,蕭何也沒有盡到責任,還推波助瀾,成為他道德上最大的汙點。這種見利忘義的小人,曹參最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