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權力的遊戲(2)
有了無限的權力,就有無限的煩惱,因為每一種權力,都是通過權力鬥爭得到的。
上述格言是我編的。
掌握了無限權力的呂後,在一幫馬屁蟲,牆頭草的簇擁下,總算過上了好日子,再也不用擔心老相好的安全了,審食其隔三差五進宮來通宵陪她聊天,經常連著幾天不走,兩人如膠似漆,比剛結婚的小夫妻還膩歪,呂後終於在五十多歲體會了一把愛情的感覺。娘家人有她這棵大樹,過的開開心心,天天進宮請安,以陳平為首的大臣們十分體貼,把朝政打理的井井有條,有事彙報,無事退朝。就連曾經調戲她的匈奴,也消停了不少。
這就叫皇恩浩蕩,四海升平。
唯獨不放心就是少帝這個熊孩子,提前進入叛逆期,說什麼都抬杠,動不動發脾氣,更可惡的是,不知道哪個太監嚼舌頭,把些見不得光的事情告訴了他,嚴重激化了後宮矛盾。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太後張嫣當年一直沒有懷上,為此由太皇太後做主,以假懷孕的名義抱養了一個後宮美人生的兒子,順便把美人殺了斬草除根。
這個孩子就是少帝劉恭。
本來這事做的很私密,時隔多年,了解這件事情的宮女太監死的死,亡的亡,大家都當沒發生過一樣,沒有想到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竟然被劉恭知道了。
作為劉邦的子孫,劉恭的脾氣也是剛剛的,早早放出狠話,太後殺我的母親,讓我做別人的兒子,現在我年紀小,搞不贏她,等我長大了,就要給我媽報仇。
勇氣可嘉。
後宮的一舉一動,都逃不過呂後的手掌心,她心想這小子要報仇,仇家就是我啊,我在他不敢動,要是我不在了,我娘家說不定就斷送在他手上了,這些年我費盡心機封王封侯的就是為了我們老呂家的富貴,如果被他一鍋端,我不是白幹了。
一邊是自己的親孫子,一邊是生她養她的娘家,手心手背都是肉,呂後需要做個選擇。
從經濟學角度來考慮,孫子有很多個,娘家隻有一個,少數服從多數,從權力角度考慮,劉恭越來越大了,不好控製,如果換個小點的,權力依然在自己手上。
宏觀到微觀綜合考慮,呂後決定,換掉劉恭。
奶奶換孫子,太皇太後廢立皇帝,天經地義,呂後直接下詔,皇帝得了神經病,經常胡言亂語,不能上朝理政,需要休假式治療一段時間。
過了幾天,呂後再次下詔,皇帝的神經病非常嚴重,太醫說了治不好,為了江山社稷,有必要換個人做皇帝。
話說到這份上,也沒有人敢抬杠,反正裏外都是你們家的事,想怎麼樣就怎麼樣,您開心就好。
呂後下令,廢除少帝劉恭,立恒山王劉弘為帝。
兩個未成年人一前一後做皇帝,因為呂後親政的緣故,連年號都沒有改,為了區分,劉恭被稱為前少帝,劉弘被稱為後少帝。
新人來了,舊人就的騰地方,爆出狠話的劉恭被奶奶囚禁到永巷,就是以前囚禁情敵戚姬的地方,等新少帝上台以後,呂後下令斷絕飲食,劉恭被生生餓死。
為了娘家和老情人,害死自己的兒子,再餓死自己的孫子,呂後真是一個大義滅親的人。
折騰了一通,剛把自己家火滅了,其他地方又起火了。
侄子呂台被立為呂王以後,不知道是不是八字有問題,命不夠硬,幹了一年就死了,呂後立呂台的兒子呂嘉頂班,繼續做呂王。
呂嘉是個紈絝子弟,京城有名的二世祖,官二代,仗著自己老子的威風,不是提籠架鳥就是強搶民女,天上掉餡餅當了大王,幸福來得太快,角色沒有轉變過來,胡作非為,惹是生非,連家裏長輩都不放在眼裏,搞的姑奶奶也看不下去了,下令廢為庶人。
人可以廢,位子不能丟,這就好比是上市公司,曆經千辛萬苦終於上市成功,即使經營不善被打入ST板塊,成為垃圾股,退市是萬萬不可的,這關係到太多人的利益,實在不行,把殼賣了,還能大賺一筆。
賣也不能賣給外人,隻能內部消化,上次封呂台是張辟疆拉的皮條,雖說一招鮮吃遍天,但是當領導的總的要點麵子,一招不能用兩遍,的換點新鮮的,隻有這樣才能顯示領導的才華,可惜這幫下人理解力太差,多次暗示竟然沒有人抬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