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新員工(1)
隨著田蚡竇嬰的下崗,一大批新員工走上了工作崗位,在劉徹眼裏,這幫家夥都是奶奶派來的特務,天天盯著自己,一舉一動,隨時向奶奶彙報,怎麼看都不順眼。
好在之前大招聘,來了不少新員工,其中有幾個還是很不錯的,但是一時半會還嫩,不能挑大梁,所有有什麼事還的問問以前的一些老人,其中經常被召見的就是舅舅田蚡。
比起竇嬰,田蚡與劉徹的親緣關係更近一些,再加上王太後的關係,田蚡雖然下崗,卻沒有失寵,有事沒事來看看外甥,外甥有事也積極向舅舅這種老革命請教。
田蚡很有長遠眼光,知道未來外甥還是會重用自己,所以家裏的智囊團也沒有解散,隨時隨地收集各種動向,準備稿件供自己進宮麵試。所以每次劉徹問他問題,他都對答如流,有理有據,說的劉徹非常滿意,長此以往,大家都發現了這個貓膩,田蚡雖然不是丞相,但是比丞相還丞相。
但是後來發生了一件事情,田蚡算是徹底栽了,可以說栽的很慘,因為他栽在一個菜鳥手裏了。
嚴助!
嚴助之前和董仲舒公孫敖一起麵試成功,被封為中大夫,因為表現良好,得到了劉徹的賞識,經常給劉徹提供各種意見建議。
有一天,前方來了一份加急電報:閩越王派兵攻打東甌!
東甌就是今天的溫州一代,閩越國就是今天的福建一代,放在今天,那可都是經濟發達地區,改革開放的窗口,但是在漢代,這兩個地方是名副其實的蠻夷之地,由於山高穀深,人口稀少,加上遠離中原地區,對於中原地區的統治者來說,就是一個雞肋,要吧,勞師動眾,交通不便利,加上當地山林較多,瘴氣嚇人,打仗都擺不開陣式,不要吧,作為天下之主,麵子上又有點下不來台,從春秋戰國到秦朝,都對這些地方采取裝聾作啞的姿態,有問題象征性的回複一下,沒有問題最好。
比起閩越國,東甌國距離中原更近點,向心力比較大,算是漢朝正經八百的小弟,七王之亂的時候,東甌國主從開始的騎驢看唱本,到後來的審時度勢,十分明智的選擇了站到漢朝這一方,把來投奔的吳王劉濞砍死交了投名狀,得到了劉啟的賞識,從此安安心心的做漢朝小弟,倒是也不吃虧。
但是這件事情也沒有做利索,因為劉濞的兒子劉駒跑了,跑到了閩越國,不僅沒有死,還在當地混的有聲有色,並得到了閩越國國主的賞識。
要說既然撿了一條性命,就應該好好珍惜,但是劉駒胸懷大誌,一心想著為父報仇,光複吳國江山,所以就像“天龍八部”中的慕容複一樣,開始張羅起複國大計。在實力有限的前提下,劉駒想到了借助閩越國的力量。
而閩越國國主也是個夜郎自大的主,蹲在深山老林裏做山大王坐久了,不知道外麵的世界什麼樣,被劉駒一鼓動,想想自己畢竟是越王勾踐的後裔,說起來血統高貴,怎麼能偏安一隅,當收拾舊山河,光複祖先的榮光才對,人生嗎,就是要搏一把,愛拚才會贏。
於是:兩個懷揣慕容複理想的家夥一拍即合,決定來一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