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大俠郭解
主父偃得勢以後,給武帝出了不少主意,有好有壞,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一件事情就是茂陵遷居事件。
茂陵是劉徹自己的墳墓,古代的皇帝雖說自稱萬歲,大家也都天天喊萬歲,但是能活幾歲自己也沒有信心,大家都是成年人,如果把這些話當真那就是白癡了。
為預防不測,曆朝曆代的皇帝都早早把陵墓修好,以免哪天忽然歸天沒有地方睡覺,秦始皇就是個例子,不過這位老兄對自己的健康狀況十分有信心,修墓工作起步比較晚,到死也沒有住上,好在秦始皇墓的質量不錯,時至今日,依然不敢打開,唯恐把裏邊的寶貝糟蹋了。
而茂陵,恰恰是中國曆史上修的最久的一座陵墓:五十三年。
你沒有看錯,的確是修了五十三年,動用了全國三分之一的財富,一直就這麼修啊修,修啊修,修好不滿意,改,重修,重修還不滿意,繼續重修,武帝一天沒死,一天就在修墳。
活了一輩子,一輩子都在為死後做準備。
茂陵在今天的陝西興平縣,直到今日,茂陵看起來依舊十分壯觀,要知道這可是時隔兩千多年,經過多少風雨,經過多少盜墓賊的洗禮遺留下來的,當年的工程可見一斑。
光有陵墓還是不行的,活著的時候熱熱鬧鬧,死了也的有人陪,所以:的有人守陵。
誰來陪?主父偃十分理解劉徹的心意,他提議,把國內其他地方有錢人都給移民到茂陵。
這個主意放在今天簡直是驚世駭俗,有錢人去守陵,那國內經濟如何發展,如何帶動地方就業,先富如何帶動後富,再說了,當地的教育醫療戶口養老等政策是否滿足要求。
不好意思,這些在當時都不用考慮,況且主父偃有主父偃的理由:有錢人都是盤踞一方的大豪,這些人,都是地方官十分頭疼的刺頭,留下來不好管,還影響當地的治安,不如一網打盡全部搞到茂陵,以來可以發揮守陵的價值,二來可以集中管理,省的給地方帶來麻煩,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至於他們願意不願意,這都不是事,皇帝要辦的事情,哪有不能辦的道理,況且從地方移民到首都,雖說人生地不熟,但是首都畢竟是首都,不是地方可以比的,應該高興才是。
武帝對這個主意十分滿意,當場就同意了:全國家產三百萬以上的統統限期移民到茂陵附近居住!
三百萬,放在今天也是一筆不的數目,要知道當年李廣賣命錢也就六十萬,換算成今天的人民幣大概在兩百萬左右,三百萬錢也相當於今時今日的千萬富翁級別,說是有錢人絕不為過。
命令發出,各級地方開啟了富人家產摸底工作,確定無誤的,一律限期移民,違令斬首。
河內有一位大俠,叫做郭解,論起家產不到三百萬,按說不在移民範圍內,但是他名氣比較大,地方官早就想收拾他,卻因為對方勢力太大沒有辦法,所以像借著這個機會想把他攆走,就把他一並納入移民清單。
說起郭解,這個人還有些來曆,她的外婆叫做許負,是當年有名的神算,給高祖劉邦,文帝劉恒都算過命,坊間流傳,許負是劉恒的幹媽,劉恒能做上皇帝,都是許負給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