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名臣時代(3)(1 / 2)

第三十七章:名臣時代(3)

膠西王劉端,是武帝劉徹的哥哥,但是這位哥哥和江都王劉非一樣,是個極品,甚至可以說是中國曆史上十分極品的一個王爺。

他有一個毛病—愛殺人。

劉邦入關的時候就定下約法三章,第一條就是殺人償命,既然是法律自然是人人平等,國君也罷,王爺也罷,殺人可以,得有法律依據,不然人人隨便殺人天下不是亂了。但是劉端同學仗著自己是皇帝的哥哥,王爺的身份,稍不滿意就殺人,不但殺下人,有身份的人也殺,就連朝廷派來的大臣也經常被他幹掉。

許多大臣開始舉報劉端,開始劉徹還不在意,畢竟膠西國是個小國,縱然有什麼事也不會傷及國本,但是時間一久大家都在談論這事,不管就不行了。一查才知道這位哥哥背著幾十條人民,已經到了民怨沸騰的地步了,但終究是哥哥,不能怎麼樣,幹脆來個以毒攻毒:削掉他的部分國土。

說實話,這是一個十分無恥的懲罰,和罰款差不多,左手進右手出,來來回回都是他們劉家的,別人丟了性命,皇帝卻跟著發財,簡直是謀財害命。但是劉徹就是這樣的人,殺幾個人無所謂,我還能趁機收回國土。

被罰款的劉端卻十分不買賬,他覺得這是有人故意和他過不去,既然你們想整我,好,我就來個裝傻充愣,反正這也不犯法,看你們能怎麼樣。

於是膠西王府裏倉庫漏雨,人家不管;財務損壞,人家不管;王爺府都亂七八糟,也不讓人收拾,最後幹脆,把王爺府的保安警衛統統撤掉,物業也不要了,來個隨意進出,不僅如此,他自己還經常改頭換麵,做假身份證,前往其他封國旅遊。

要知道:按照當時法律,封地的王爺是不能隨意離開自己國土的,如果離開要征得朝廷同意,這項舉措的目的就在於防止王爺之間互相串聯,串聯就意味著有謀反的嫌疑,皇帝別的不怕,就怕別人謀反,曆朝曆代謀反罪行都是最嚴重的,也是皇帝最忌諱的。但是劉端對此置之不理,想怎麼地就怎麼地。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劉端的惡行再次被舉報到劉徹那裏,這次劉徹坐不住了,如果在這麼下去,長此以往要出大問題,劉徹決定,派幾個人過去,名義上是輔佐,實際上去監視監督他,有人看著,他就不敢胡作非為。

但是劉徹實在低估了這個哥哥,劉端對此早有準備。欽差大臣剛來的時候劉端都是客客氣氣好吃好喝招待,和他們套近乎,了解他們的需求,如果發現你隻是想來完成任務,趁機撈一筆,那就好辦,糖衣炮彈美女當天晚上就送過來,讓你好好享受,以後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和平共處。

如果發現你確實是來找麻煩的,那也好辦,人總有弱點,在我的地盤就不信你能守身如玉,派一群狗仔盯著你,連你上廁所都有人看著,總會找出你點毛病,然後整理成資料,報到朝廷,舉報這些官員有問題,朝廷處分你,正好你就滾吧,以後別來找我麻煩,如果找不到問題,或者說朝廷對舉報視而不見,就來更狠的:下毒。在欽差大臣飯裏酒裏放毒藥,一死百了。

這麼一來,把朝廷上到皇帝下到大臣都給惡心到了,畢竟是皇帝的哥哥,搞的太厲害皇帝不高興,但是總不能就這麼讓他胡作非為下去,如果出問題皇帝又會怪罪。

就在此時,公孫弘推薦:隻有董仲舒可以勝任膠西國相。

所有人都看出來,這是一個借刀殺人的詭計,但在劉徹心目中,隻要對自己有利,縱然是死幾個人又如何,既然你董仲舒有才,能天人感應,你就去試試唄,成了,你是大功臣,不成,說明你說的話是假的,水平有問題,也就沒有什麼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