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和的春風帶著淡淡的泥土氣息,清甜清甜的;暖洋洋的春日鼓勵著土下的花種,鼓勵著她們努力汲取營養,好早早的鑽出泥土和它相見;天空一望無際的藍色,偶爾會有一兩朵白雲撒嬌的變成奇怪的樣子。
總的來說,這是一個生機盎然,萬物複蘇的好天氣,街上的路人都不由自主的放慢腳步,感受周圍的新生的氣息。
可是何嘉誌一點都不高興。無他,沒死成而已!
何嘉誌看著街上說說笑笑的情侶,還有活潑亂跳的孩童默默的歎了口氣,這就是重生者的光環嗎?想死都這麼困難……
他也不是沒想到其他辦法去讓陳玉山他們相信自己是殺人犯,這世上還有什麼是dna和指紋可以證明一個人身份的?
dna應該沒法證明,可指紋可以啊!
但是那個叫王浩的警員讓他將最後想死的心都收了。
居然隻有殘缺的指紋?唯一一個完整一點居然相似度隻有百分之七?這他媽還是人的指紋嗎?
何嘉誌回頭看了看警局,搖搖頭離開了。
現在去哪呢?
不用想,回家!
回的當然是陳玉瑩家裏,當何嘉誌回來時,陳鈺瑩已經上班去了,畢竟她要養著何嘉誌和嚴朵兒,不工作是不可能的。
何嘉誌從桌上拿起一張便利貼,字跡娟秀,很明顯是陳鈺瑩寫的:“嘉勇,飯在鍋裏,你吃點再去上學,可別為了學習把身體累垮了!”
話不多,卻透著滿滿的關心,這讓何嘉誌心裏暖暖的,自從父母遇難後他已經很久沒有感受到這麼直白的關愛了。
何嘉誌臉上露出幸福的笑容,摸摸肚子,突然覺得自己已經可以吃下一頭牛了。
吃了飯,收拾完鍋碗,何嘉誌並沒有急著去學校,而是躺在沙發上思考著何嘉勇和何嘉善的事。
何嘉誌以前是醫生,還是全科醫生,雖說這種醫生沒有一科是擅長的,但好處在於他幾乎每個科都有所涉獵,雖然都不是很精通,但多多少少還是了解一些的。
何嘉誌依稀記得自己在學習精神科的時候聽老師講過,人格分裂也叫解離症,主要產生是患者受到過讓他(她)無法接受和承認的經曆,他們就會製造出另一個“自己”來保護自己,它的主要特征是患者將引起他內在心裏痛苦的意識活動或記憶,從整個精神層麵解離開來以保護自己,但也因此喪失其自我的整體性。
所以,雖然何嘉誌並不知道何嘉勇當初到底經曆過什麼,但他可以肯何嘉勇“生產”出何嘉善一定是在他還沒有遇到陳鈺瑩母女的時候。
何嘉誌以前看過一部關於人格分裂的電影,名叫《三麵愛娃》,裏麵的主人公就是受到母親的折磨,而變成了人格分裂症患者。
而且他似乎在圖書館偶然看過一本在1980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計手冊》,第三版,書中把多重人格界定為“在個體內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獨特的人格,每一個人格在一特定時間占統治地位。這些人格彼此之間是獨立的、自主的,並作為一個完整的自我而存在”。一般說來,在任何特定的時間階段,內陸諸意識層的隻有一種身份,稱為主體人格。此時所有的情感、思想和言行都按照主體人格的方式活動,不顯出另一身份的痕跡。不定期一段時候,通常是在受到精神刺激之後,可突然轉變為另一完全不同的身份,一切情感、思想和言行按照後繼人格的方式行事。這時,個體對過去的身份完全遺忘,仿佛從心理上另換了一個人。從一種人格到另一種人格的轉化通常是突然發生的,當後繼的人格開始“執政”時,原先的主體人格剛開始是意識不到的,並忘卻業已發生過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