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站在碼頭上麵,看著滔滔的黃浦江:“上海灘,還是不要一潭死水的好。這裏攪得越渾,咱們的機會越大,越能縮短奮鬥時間。”
陳君容點一點頭:“那也得是能夠審時度勢的人才能做到,一般人的話,就隻有在這渾水之中淹死自己。”,接著他臉上現出溫柔之色:“月笙,還記得你對我說過的嗎?你要做個能在刀尖上跳舞的人。”
“哈哈哈哈。”,杜月笙笑了起來:“那是當初年少氣盛的時候的一句狂言罷了。”,接著他一指黃浦江:“看哪,現在沿江碼頭,除了黃金榮的還有那個洋人和政府合管的不算,在所有散戶裏麵,就屬咱們的最大了!嘿,兩三個月的時間能有這種成就,不容易啊!”
張家碼頭就這麼戲劇性的一夜易主,第二天杜月笙前去辦理產權變更登記。商業局的人不給辦,說是必須要張寶義親自到場才可以。沒辦法,杜月笙揣著一紙合同找到了高洪波。高洪波二話沒說,親自給商業局打了個電話。市長發話,商業局焉有不買麵子之理?在核對了手印無誤之後,他們快速的幫杜月笙辦理了變更手續。
這幾天杜月笙再沒跟張嘯林聯係過。張寶義有沒有去紅幫那裏訴苦,紅幫會不會替他出頭,乃至青紅兩幫會怎麼對待這件事情,杜月笙統統不知道。他的意見就是,不管,不問,安心做好自己的事情。要是事情真鬧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自然會有人找上他的門。他現在操心,那就是瞎操心。
張嘯林倒是給杜月笙來過幾個電話,可那都是陳君容接的。陳君容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也對張嘯林連連抱歉說杜月笙不在。一來二往,張嘯林心領神會,也就不再給杜月笙打電話了,更沒有登門拜訪。
杜月笙這兩天轉而開始忙活中藥廠,廣告已經設計好。其中一個版本,是一名頗有氣質的老外翹著大拇指,一臉驚歎的表情。而另一個版本,則是天高雲淡的背景之下,一名仙風道骨的中國老頭在撚須微笑。兩圖下麵配了各自不同的廣告語,交給杜月笙審核。
杜月笙看後大加讚賞。然後他聯係報館,開始鋪天蓋地的在各個報紙上做廣告。當然,收音廣播也是同樣重要。雙管齊下,上海灘大街小巷都開始議論這個新藥。
廣告投入的費用驚人,遠遠超過了杜月笙對中藥廠本身的投資。這廣告在上海灘的保健藥品界掀起了風暴,無數人開始期待這藥品。
可杜月笙給出的定價實在太高,這注定老百姓們隻能望洋興歎。隻有那些大人老爺們,才能樂嗬嗬享受這種幸福的被欺騙。
記者是最善於抓住熱點話題的,已經有好幾個記者采訪了這“笙華製藥廠”,當初的楚天製藥,根本不為外人所熟悉。現在的笙華製藥,卻揭開了它神秘的麵紗,暴露在大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