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義氣博天出周倉 項雲赤腳迎豪傑(2 / 2)

周倉那裏不明白這是項雲故意說給他聽的,黝黑的臉上閃過一絲紅暈,拱手對裴元紹道:“大哥,你們出城而去吧,今後一定要保重。”

裴元紹悲痛道:“弟兄們相約起事,說過同生共死,我們不要求這狗官,大不了一死,義弟我們一起大殺一場。”

周倉動情道:“大哥,黃巾之道可能真的行不通,你看張大帥當初如何聲勢浩大,可最終還不是被官軍圍攻困死,我們可能真的錯了。你帶領弟兄們找一處安生之地,好好安度餘生,或者改良為民,也好過如今四處奔波的日子。”

裴元紹搖頭道:“你不要被這官軍蒙蔽住,這當官的就沒有一個好東西,盡然你執意如此,那我們就此別過,他日相見再無兄弟之情。”

周倉兩眼閃過一絲淚花,傷情道:“弟兄們就此珍重。”

裴元紹見周倉主意已定,憤恨的道:“弟兄們走,不要理會這個懦夫。”

其中精明的黃巾士卒已然明白周倉的苦心,可長期與官軍的對抗,讓他們發自內心的恐懼與抵觸,對著周倉重重的一拜,跟隨裴元紹向城外逃去了。

上千黃巾士卒眨眼之間就消失於晨曦中,唯獨留下周倉一人癡呆的望著空空如也的城門,無盡的悲傷與落寞襲上周倉的心頭,悲痛欲絕之色表現的淋漓盡致。

“人生無不散的宴席,是非成敗轉頭空。”項雲自言自語道。

項雲也不理會癡呆的周倉,開始從容吩咐士卒四處救火,安撫民心。

一月初九,項雲平定利城的第二天,經過一天的安撫救援,利城終於安定下來,項雲大開府庫,派發錢糧,穩固民心維持治安。

周倉自顧自的在城中四處走動,當看見項雲的所作所為之後,內心羞愧難當,想當初自己和裴元紹趁機霸占利城之後,收刮民脂民膏,搞得城中動蕩不安,原以為隻要搶了他們的財物,讓他們無依無靠就可以加入黃巾陣營,可事與願違,天天都有人鬧事,根本無暇顧及城池的防衛。

而隻從昨日與項雲相見之後,周倉就再也沒有看見項雲,而項雲也沒有召見他,好像忘記他的存在,他內心深處還有一個疑問一直困擾著他,他想當麵問清楚。

時間伴隨著深冬的寒意悄然流逝,一連三天,周倉都未看見項雲的身影,向縣衙守衛的人打探,可領頭的王猛終是借故繞開話題,根本無從得知。

周倉終於按耐不住,鼓足勇氣來到縣衙,向王猛道:“這位將軍,煩請你通報一聲,周倉求見項將軍。”

王猛忙回禮道:“周統領抬舉了,我不過是將軍手下的一名司馬,粗人一個,姓王名猛,那裏敢稱將軍之說,將軍說了,這滿城任何地方周統領都可以去。”

周倉臉有靦腆道:“多謝項將軍抬愛,不知項將軍今日可在府衙。”

王猛亦從容回道:“這個我還真不知道,不如周統領自己進去尋看一番。”

周倉思慮開來,雖說自己沒有讀過書,可最起碼得禮儀自己還是知道的,況且自己初降,這樣直衝猛撞的進入縣衙顯得太唐突了。

周倉幾次反複思慮斟酌,下足決定道:“如此,周某就自己進去了。”

王猛閃開道來,回道:“周統領自己進去吧,弟兄們是不會阻攔的。”

周倉道了一聲謝,大步向縣衙走去,徑直向主堂走去。

“周倉拜見將軍,無故打擾將軍,周倉之過也。”

項雲正圍著火盆看著高順留給他的兵書,突然耳邊傳來周倉的話語,起身而看,才發現周倉已經長跪在門外。

項雲急忙奔出房門,扶起周倉道:“周統領請起,我們進去說話。”

周倉起身而立,跟隨著項雲入內,項雲邊走邊道:“周統領勿怪,待我穿好鞋履我們在談。”

周倉這才發現項雲盡是****著雙腳來扶自己的,頓時心頭一暖,愧意道:“都是周倉唐突了。”

項雲笑道:“那裏,周統領義氣博天,項某求之不得與你一聚。”整理好自己的鞋履之後,對著周倉道:“周統領請坐。”

周倉拱手道:“多謝將軍,周倉有一處不明,困擾三日之期了,請將軍明示。”

項雲應聲道:“周統領請講。”

周倉回道:“不知將軍如何得知吾乃周倉。”

項雲道:“我早年為生活所迫,也曾四處奔波流浪,常常聽說周統領的事跡,性情豪放,辦事果斷,待人赤誠,忠心不二,為百姓請命。我好生向往,故此識得周統領。本有投順之心,可曾想到,周統領盡已加入黃巾,那黃巾之道,表麵為民請命,實則禍害萬民,你看這天下,如果不是黃巾鬧事,怎會如此動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