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淵等人抬頭仰望,那座沒有牆壁的四層樓和工人新村3棟確實有點像,但這個實驗樓是框架鋼結構,而工人新村3棟是1990年建築的磚混五層樓。
潛淵簡直不知道怎麼向日本人解釋什麼叫“磚混”,樓板是怎麼搭在磚牆上,牆壁是怎樣壘起來的,怎樣用磚牆來承重。不過既然鬆澤是地震學家,他必定也是建築學家,當然對這種十九世紀中葉就出現的建築方式略有耳聞,隻是在日本這種多震國家不采用而已。
鬆澤說:“哦,磚混結構……既然這樣的話,那它的抗地震烈度等級還要低,建築壽命還要短,大概隻有50年左右。”
九皋扭頭小聲對尋秋池說:“你知道不?現在咱們國家老是有人糾結產權證隻管70年,他們也不想想,自己的房子建築壽命才幾年。”
尋秋池說:“閉嘴,不許你們老妖怪討論普通人的事。”
鬆澤繞著公寓模型走了幾步,有些為難地和紀子商量:“那麼看電腦模擬吧?因為完全不是一個類型的建築了。”
紀子同意了,潛淵他們三個當然也同意,反正他們也是半懂不懂,隨便人家怎麼指揮。
鬆澤把側麵的一副投影屏幕放了下來,把室內光線調暗,接著打開投影儀器,在電腦上輸入數據……大約準備了十分鍾後,潛淵等人在投影屏幕上看到了一個試驗短片。
“這是磚混結構的工人新村3棟。”鬆澤一邊演示說,“我們設定它可以抵抗7級烈度的地震……”
尋秋池和九皋聞言吐了吐舌頭,心想7級?偷工減料成那樣的房子,大概6級都夠嗆。
“現在它倒塌了。”鬆澤繼續演示,“我給的烈度是8級。”
尋秋池眯著眼睛看著屏幕,說:“我覺得它塌得比這個還粉碎呐。”
鬆澤說:“哦?這樣嗎?”
潛淵連忙阻止尋秋池:“別打岔,聽鬆澤先生說!”
鬆澤說:“好的,現在地震結束了,根據收集的這場地震的記錄——模擬地震,就是複原了當天的情景——我們測量儀器收集到的波形記錄等等,然後可以通過波形記錄以及一係列的公式,計算出板塊的大小和形狀。”
“下麵就是最不可思議的部分了。”鬆澤說,“根據波形和公式,你們知道我計算出的板塊大小是多大嗎?”
“多大?”
“4703.65平方米。”鬆澤說,“相當精確的數字,地震專家裏也許隻有我和紀子老師才能遇到。”
尋秋池顫巍巍地問:“很大?”
“大個鬼!”潛淵又敲她一下,“你真是一點兒概念都沒有,這個麵積對於板塊來說很小很小啊!”
鬆澤笑道:“這個也許不能稱為‘板塊’了,‘地塊’都夠不上。你知道前麵那所教學樓的建築麵積嗎?”
尋秋池搖頭。
鬆澤說:“3710平方米。”
“哈?!”尋秋池問,“也就是說震的就是3棟地底下的那一塊?!”
鬆澤點頭:“更魔幻的是,你們知道這個板塊是什麼形狀嗎?”
“什麼形狀?”
“長方形,非常標準,邊長是75.5米和62.3米。”鬆澤看了一眼紀子,用一種日本人中不多見的戲謔語氣說,“如果不是我親眼看見,自己算出,或許會把告訴我這個消息的人打死也說不定。”
紀子也微笑:“那我應該直接擊斃你。”
鬆澤繼續:“這肯定是不尋常的。在自然界中可能出現完美的圓形和弧形,比如漩渦,比如鸚鵡螺殼的旋轉,但絕不可能出現完美的正方形和長方形,因為大自然母親厭惡直線,她討厭直來直去毫無美感。”
潛淵說:“所以這一定是人為的。”
“潛淵君,你說得不準確。”鬆澤說,“應該這麼說——所以這一定是無量界人為的,雖然形式和以往一樣都是地震,但比往常更完美。”
紀子補充:“這是我們追蹤到的第十四次試驗。”
“第十四次……”潛淵和尋秋池咀嚼著這個詞。
九皋問:“隻是追蹤到的?”
紀子說:“是的,地球那麼大,我們卻隻有五百隻探測器,而且是2000年之後才陸續布下,所以我想這大概隻是全部發生量的十分之一吧。”
九皋不解地撓著臉頰:“他們到底在幹嘛呢?出於什麼目的呢?”
紀子說:“啊,我以為你們知道,當然是為了殺死更多的人啊!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原先的震級可隻有6級哦,是他們加大了震級,造成了毀滅性的傷亡。”
潛淵連忙解釋:“這個我們知道,這是委員會內部公布了的調查結果。九皋想問是關於中國。”
九皋點頭:“紀子老師,鬆澤老師,你們剛才提到這些人為操控的小型地震試驗越來越多地在中國發生,最新一次也是在中國,這難道意味著下一次像東日本大地震那樣的增強地震就會發生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