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方天明(1 / 2)

方天明和陳逸軒兩人站在一起給人的感覺完全不一樣,一個是灑脫的道宮之人,不拘小節,全身心都沉浸在書畫之中。另外一個則是規規矩矩,儒家之氣縈繞殿堂,縱然是莊太白也不禁悄然變色。

“陳兄叫我所為何事?難道方才之事,我未曾說清楚嗎?”方天明聲音中帶著一種強大的威嚴之感。

陳逸軒淡笑一聲,目光依然是注視在自己的筆墨上,緩緩道:“方才的事你說的很清楚。現在教你過來是給你看一人,看這人可否有資格入你應天書院的學宮。此人乃是一方君主,應該和你胃口。”

“是他?”方天明隻是對著眾人掃視了一眼,就把目光鎖定在了易無道身上。

“正是此人。”陳逸軒毛筆微微一停,筆鋒在宣紙上勾勒出一妙齡女子,女子手持長劍,正在這寒冬之際練劍。

方天明目光灼灼,緊緊看在易無道身上。後者隻感自己都要被看穿了一般,渾身上下都是透明。

“你是何方君主?”沉重的聲音從方天明口中問出。

“蠻荒獸王城。”

“原來是蠻荒之地。難怪你周身無靈脈,體內另外有一股強大的氣力。”方天明眼光亮了亮,問道:“你即為蠻荒中人,想來也未曾對過四書五經了?”

“未曾。”前世易無道隻是看過這幾本書的封麵,至於內中確實一點也不知道。

“我應天書院收徒同樣需要一定資格。”方天明瞥了一眼陳逸軒道:“但也不向他這白鹿書院玄乎,一切都靠機緣。你未曾讀過四書五經,我也不難為你,這有有三道題,給你一炷香的時間寫上去。”

說著就是一張宣紙飄飛過來。上麵筆走龍蛇,赫然有三道題目。易無道隻是掃了一下,就發現這三道題目全是治世題目,就像科舉一樣靠的是文試。

易無道比劍法他是不怕,可若說比朝政治理,他當真是要頭大。獸王城中最能治世的應該是唐伯清,最能統兵的是陸阿紫,而他這獸王則很少去處理政事。

旁邊兩道目光注視過來,一道是蘇嫣然的炙熱目光,另外一道則是沐千雪的冰冷目光。同樣的,在他背後還有數道陰冷目光緊緊看在他身上,不用回頭就知道是莊太白。

自己此番惹怒劍閣,若非沐千雪拚死相救,隻恐自己和蘇嫣然就要被受辱而死。自己不論如何也要定下心神,暫時拜入書院,等日後實力強了再回蠻荒。

屏氣凝神,易無道看向第一道題目。這第一道題目字數最少,說的是自己如果身為貧民,有人欺辱了自己妻女,該如如何應對。

看到這第一題,易無道心中就是一突,他記得儒家有句名言或曰:‘以德報怨,何如?’子曰:“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這話易無道是聽過的,這第一題的答案顯然應該是“以直報怨”。易無道抬起雙眼看向方天明,方天明端坐在椅子上,一副浩然正氣的樣子,雙目看向遠處。

微微猶豫了一下,易無道從盤拿起一隻狼毫筆,沾了些墨水,在桌麵上大手一揮,寫了一行字:“犯我至親者,罪不容誅,屠之滿門!”

寫完之後,目光也不做停留,繼續看向下一題。這一次身份換成了君臣,說是自己供奉的君王昏庸不已,不理朝政,夜夜笙歌。周圍人對此怨憤不平,而自己這君臣恰恰手掌大權,又滿腹才華,擁有治國之心,群臣都欲讓自己推翻君王,治理朝政。問為臣者,該當如何。

看完之後,易無道不禁再度搖頭,這儒家講究仁義不假,可偏要搞什麼君臣有別,尊卑有別。這第二題儒家的答案應該是保持君臣之禮,用道德和禮數去感化君主,讓其走上正軌。

隻是易無道卻隻覺儒家之法太過迂腐,提起狼毫筆就寫了上去。

“兵變弑君,取而代之!”

簡簡單單的八個字,卻是殺氣衝騰,縈繞在宣紙之上。

第三題,身份又換,換成身為君王,所屬之地有人叛亂被擒,問該如何處理。

易無道嘴角現出一絲不屑之色,按照儒家來說,自然是要以道德約束眾人,不該大興殺伐之道。但易無道卻是拿起筆,在宣紙上筆走龍蛇,短短一句話便寫在了上麵。

“以下犯上,大逆不道,殺!”

寫完這三道題後,易無道深深吸了一口氣,重重將狼毫筆放在桌子上,道:“蘇嫣然,白先生,咱們走吧。”

眾人都是一愕,莊太白眼中隨後冒出一絲喜色,定然是易無道答不出題目,所以主動放棄了入應天書院。

身子一閃來到易無道身前,冷然道:“走也可以,但留下聖女,我劍閣會留你多活一年時間。”

麵對莊太白這一身氣息,易無道毫不畏懼,目蘊神芒跟他對峙在一起。

“還請莊閣主入座。”陳逸軒淡雅的聲音傳出來,在這道聲音之中,莊太白身上所凝聚的氣勢竟然全然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