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世豐功(1 / 3)

秣陵,孫軍大營。

中軍大帳內,孫策正目不轉睛的盯著地圖,興致勃勃的聽著周瑜滔滔不絕的比劃著戰略未來。

“陶商跟袁紹已僵持了六個多月,據細作回報,他的糧草已將盡,軍心不穩,我估計最多於支技一個月,就要被袁紹擊破。”

說著,周瑜將手又移向了東南方向,“一旦陶商在官渡失敗,其麾下諸州必然人心瓦解,為保許都,他定會抽調徐揚之兵西去,這個時候,正是我們大舉北進,奪取淮南,進據徐州之時,兵鋒指向中原之時。”

周瑜洋洋灑灑,俊美如玉的臉上,盡是自信,仿佛對自己的判斷自信之極。

孫策也不住的點頭,仿佛已看到了一片光明的藍圖。

正當二人謀劃的自信之時,親兵匆匆而入,將一道帛書奉於了孫策。

孫策開始也沒當回事,隻隨手展開,不以為然的瞄了一眼。

隻一眼,他英武的臉龐,卻驟然駭變。

“怎麼可能!”孫策的口中,用極盡驚駭的語氣,迸出了四個字,英武的臉上瞬間掠上了匪夷所思的表情。

“發生了什麼,伯符為何這般驚訝?”周瑜不解笑道,還有些不以為然。

孫策駭了好一會,方才將激蕩震驚的情緒,稍稍壓製下來,長長的歎了一聲,將那道情報示於了周瑜。

周瑜接過情報,同樣隻看一眼,俊美如玉的一張臉,瞬間充斥愕然,那般表情,仿佛見到了鬼一般。

情報上的內容,正是官渡之戰的結局:

袁紹糧草被燒,軍心瓦解,陶商一舉擊破其十萬大軍。

勝負已分!

速度比周瑜預想的,隻提前了一個月,結這結果,卻大出周瑜的意料之外。

無論是他,還是孫策,都一致的認為,袁紹實力太強,陶商能撐六個月已經是不小的奇跡,最終必敗無疑。

他二人卻作夢也想不到,戰爭到最後,竟然發生了戲劇性的突變,本是糧草充足的袁紹,反被陶商一把火燒盡糧草,最終以慘敗收場,狼狽不堪的逃回河北。

“這不可能,絕不可能,一定是哪裏出錯了?”周瑜狂搖頭不止,死也不願意接受這樣駭人的事實,俊美的臉上,甚至還流露出了幾分羞憤之色。

這也難怪,他如此自信的認定陶商必敗無疑,陶商卻用一場奇跡般的大勝,狠狠的打了他的臉,江東美周郎顏麵受損,不受刺激才怪。

“事實如此,由不得你我不承認啊……”

孫策卻是感慨萬千,無奈的一歎,“這個陶商,能憑四萬兵馬,擊破袁紹十五萬大軍,看來我們當初都小看了他,此人當真乃絕世梟雄,絕不可再小視,我們趁機攻取淮南的戰略,看來也要調整一下了。”

周瑜臉色變色不定,如水的眼眸中,驚駭與茫然,依舊久久不散,一時陷入了失神中難以自拔。

這時,帳外親兵卻匆匆而入,拱手道:“稟主公,帳外有人自稱是襄陽龐士元,想要求見主公。”

……

中原,白馬渡。

陶商屹立於渡頭,遠望對岸,隻見最後一批袁軍戰船,正載著幾千敵軍敗卒,向著對岸倉皇逃去。

回望南麵,從白馬到官渡,一條長長的血路,一眼望不到盡頭。

這幾百裏的路上,遍地都是袁軍的屍體,丟棄遺留下來的軍械旗鼓,不計其數,足夠陶商再武裝出一支五六萬人的大軍。

最終計點戰損,從最初的白馬之戰,到最後的官渡決戰,陶商自己總計死傷了一萬多兵馬。

袁紹方麵則是損失慘重,士卒死傷近七萬,降卒竟也有三萬之眾,隻有不到五萬兵馬,狼狽不堪的逃回了北岸,十五萬步騎大軍,損失近三分之二,可謂名符其實的慘敗。

這一場仗下來,袁紹可謂是傷筋動骨,元氣大傷,至少三年之內緩不過勁來,休想再揮師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