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野心盡顯(1 / 2)

萬眾矚目中,陶商由梁公,正式進封為魏王,定都鄴城,國號大魏。

鄴城內,那座原本屬於袁紹的大將軍,如今已變成了陶商的魏王宮,他便在這座王宮中,下達了第一道王詔,封正妻花木蘭為魏王後,兒子陶定為王世子。

老婆孩子封過了,陶商接下來自然是大封群臣。

項羽進封前將軍,廉頗為左將軍,霍去病為右將軍,樂毅為後將軍。

其餘諸如英布、彭越、李廣、養由基、高順、張合、徐盛、臧霸等將領,皆由雜號將軍,進封為四安、四平、四征、四鎮等大將。

樊噲因跟隨陶商日久,故被授以中領軍之職,直接統領親軍部隊。

至於張良、陳平、蕭何、張儀、陳登等謀士,也各被封以相應的文職,地方上的範睢等各州刺史,也被加封這亭侯。

除了這些有名有姓的大將,其餘三軍諸將,朝內朝外有功的文官們,也皆依功升賞。

眾文武各有封賞,麾下將士也盡皆有賞,陶商更大赦諸州,以為慶賀。

一時之間,兩河諸州陷入歡騰,數百萬的士民,盡皆沉浸陶商進封為魏王的歡慶之中。

……

幽州,薊城。

陶商稱王,天下震動,消息很快就傳入了這座幽州治所。

“陶賊竟敢稱王,當真是大逆不道,亂臣賊子之心已昭然於天下,我劉備若不揮師南下,掃滅這逆賊,豈非愧對我大漢皇叔的稱號!”劉備將手中的情報,狠狠的扔在了案幾上,怒不可遏的叫道。

左右關羽、張飛、文醜、張遼等武將們,也憤慨大罵陶商逆賊,個個都叫囂著要出兵南下。

一片慷慨激昂的叫戰聲中,沮授卻拱手道:“主公息怒,陶賊大逆不道,人神共憤,確當誅之,隻是眼下他新得冀青二州,氣焰正盛,以我軍實力,自守尚可,冒然南下實非明智,還請主公三思。”

沮授倒是頗為冷靜,而且他的態度,跟眾將截然相反。

而原本蠢蠢欲動,妄圖一戰的劉備,聽得沮授這一番勸言,怒火很快就平伏了下來。

或許,他也就是嘴上說說,其實很清楚陶商的實力,壓根就沒有打算過南下。

劉備的情緒,漸漸冷靜下來,目光看向了一旁淡然不語的諸葛亮,尋求他的意見。

一直沉默的諸葛亮,這時才輕咳一聲,搖著羽扇道:“陶賊是一定要滅的,但誠如公與所言,此時陶賊實力還很強大,眼下非是南下的時機,我們還當以積蓄實力,坐觀天下之變為上策。”

諸葛亮一番話,徹底的讓劉備冷靜下來,也壓製住了眾將慷慨激憤的鬥誌。

“孔明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劉備也連連點頭。

諸將都閉上了嘴巴,不再求戰,唯有張飛卻咽不下這口氣,叫嚷道:“那照孔明先生的意思,咱們就什麼也不做,就容那陶賊狂妄稱王嗎?”

“誰說了我們什麼也不做了……”

諸葛亮的眼中,掠過一絲詭色,忽然間站起身來,朝著劉備深深一揖,拱手道:“亮代表天下萬民,請主公進位為王,方能與那陶賊平起平坐,號召我幽燕將士,為匡扶漢室的正道偉業拚死而戰。”

進位為王!

此言一出,眾人無不震驚。

劉備身形也是劇烈一震,深陷的眼眶中,瞬間掠過一絲驚喜,卻轉眼間又被他強行壓製下去。

“孔明先生說笑了,備一心隻想匡扶漢室,若也自行稱王,豈非跟那陶賊一樣,也成了亂臣賊子。”劉備忙是推辭起來。

“主公此言差矣。”諸葛亮羽扇一拂,勸說道:“主公乃大漢宗親,天子欽定的皇叔,身負皇室血統,稱王乃是天經地義之事,天下誰人敢有誹議。”

“對啊,連陶商那個異姓小賊都能夠稱王,大哥這個劉氏皇族,怎麼就不能稱王了。”張飛也激動的附合道。

劉備沉默下來,心跳加快,眼神變化不定,顯然已經深深動心。

這時,諸葛亮又道:“主公唯有稱王,才有足夠的權威來號召幽州士民,追隨於主公左右,所以稱王乃是勢在必行之事。”

諸葛亮言下之意是,你劉備隻有稱王,你麾下的文武們才可以水漲船高,也能跟著升官進爵,有此利益相誘,才能讓他們更加忠心的追隨著你。

“可是,陶賊稱王,雖說是逼迫天子下詔,但到底還有天子的聖旨,我若稱王,沒有天子明旨,似乎有些名不正言不順。”劉備顧慮的,依舊是大義的名頭。

諸葛亮一笑,不以為然道:“這也簡單,當初主公在許都之時,不是曾受協天子的衣帶詔麼,此乃天下人盡皆知之事。主公便可宣稱,天子在給主公的衣帶詔中有旨,一旦漢室有危,主公可自立為王,以號召天下士民討賊,匡扶漢室,如此一來,主公不就名正言順的可以稱王了。”

這一席話,令劉備眼前一亮,殘存的擔憂一掃而空。

反正天下人隻知道他劉備有衣帶詔,至於裏麵的內容是什麼,還不是由他自己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