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年夏初,陶商憑著自己無上的權威,於大魏國所統治的諸州,在商鞅的主持下,開始全麵推行商鞅變法。
不覺已是兩月之後。
鄴京,王宮正殿。
“大王,北麵霍將軍來報,劉備已將已故幽州牧劉虞的女兒收為義女,以和親名義嫁給了鮮卑頭領,跟鮮卑人拉上了關係。”階下,張儀念著最新的情報。
陶商眉頭微微一凝,嘴角掠起了一絲諷刺的冷笑,“這個大耳賊,還真有他祖宗的風範,又玩起了和親這一招。”
話音方落,蘇秦站出來道:“劉備和親鮮卑,分明是畏於我大委國力,自知不敵,想要引鮮卑人入塞,以為援手。鮮卑近年來日益強大,聽聞有控弦騎兵十萬,若令其真與劉備聯手,實為我國大患,秦以為,我們當趁著他們聯盟尚未穩固之際,即刻出兵北上,滅了大耳賊。”
蘇秦一主戰,階下群臣們立刻沸騰起來,尤其是那些武將們,個個都熱血激昂,叫嚷著要討伐劉備。
陶商卻未那麼激動,目光看向了商鞅。
商鞅當即站了出來,拱手道:“大耳賊勾結鮮卑胡虜,確為大患,然眼下變法才剛剛推行開來,尚未見成效,正是最關鍵的時刻,鞅以為,這個時候我們一定要以變法大局為重,切不可大舉興兵。”
陶商微微一動,顯然商鞅說到了他的心坎裏。
蕭何也出班說道:“變法實施,必然會引起國內世族們的不滿,而我們若要滅劉備,非起傾國之兵不可,介時其餘幾國若再來犯,全國的兵馬幾乎就都要趕赴邊境,介時國內兵力空虛,倘若世族們群起作亂,我們豈非陷入了內憂外患之中,實為大大的不利呀。”
兩員文臣的分析,點明了當前的局勢,也使眾大將們冷靜了下來,不再激憤的叫戰。
“就讓大耳賊再活蹦亂跳幾天吧,光是他勾結胡虜這條罪,本王就決計饒不了他!”
陶商決心已下,決定暫時擱置伐燕的計劃,注意力重新回到了變法上來,便向商鞅詢問變法的情報。
商鞅便稱,在大魏強大軍力,和陶商無上威望的保障下們,各地的世族們雖然心中不滿,卻也隻能敢怒不敢言,無人敢反叛作亂,到目前為止,變法推行的還算順利。
說完了好的一方麵,話鋒一轉,商鞅又道:“隻是不少世族已看清楚變法會損害他們的利益,便舉全族之人,帶著私兵和家財,逃離家鄉,開始向周邊幾國逃亡,鞅以為,世族的逃亡,給我大魏帶來的損失不小,不可不防。”
世族之中,存在著不少身負才華之輩,這些人若是逃往曹操孫策,或是劉備那裏,為他們所用,必會增強他們的實力。
再者,世族們皆是巨富之家,他們一逃亡,便將幾代積蓄的財富,也統統都卷走,這對大魏經濟上也會造成損失。
最後,世族豪強們,皆養了不少私兵門客,少者上百,多者上千,加起來的人口數量,實不在少數。
這些人,原本是陶商打算通過變法,將他們從世族的掌控中剝離出來,變成國家的編戶,以充實大委的國力,若是讓世族們帶著去投奔敵國,自然是不可小視的損失。
“這些世族們主要逃往了哪一國?”陶商皺著眉頭問道,顯然這已引起了他的重視。
商鞅便接著道:“並州的世族前番已被大王滅的差不多,眼下可以忽略不計。冀州方麵,因接連燕國的地帶,多為平原地帶,不利於藏匿,出逃燕國被邊境巡騎抓獲的機率極大,所以冀州逃往燕國的世族甚少。”
“至於秦國方麵。”商鞅走到側壁所懸地圖前,手指向西麵關中一點,“雖距中原很近,卻有函穀關之險,中間又有秦嶺郡山阻隔,極不利於通行,所以逃往秦國的世族也很少。”
接著,商鞅又指向了東南方向,“因有淮水阻隔,淮水之上,又有樂毅安排了徐揚水師,嚴加巡邏,故世族們想要越過淮水,前去江東投奔吳國,困難也很大。”
“這樣看來,世族們可逃的地方,就剩下楚國了?”陶商微微點頭,已看出了名堂。
“正是。”商鞅往南陽方向一指,“我大魏與楚國接壤部分,既無大山阻融,也無大水攔路,有多條道路可通往楚國,且其中丘陵密布,極利於隱藏行蹤,所以,大部分出逃的世族,都選擇經由南陽,逃往楚國投奔劉表。”
劉表麼……
陶商英武的臉上,漸漸燃起了絲絲冷絕的殺機,冷笑道:“看來,是時候滅了劉表,端了世族們最後的安樂窩,讓他們乖乖的待宰了。”
魏王,打算滅楚!
此言一出,大殿中剛剛沉寂下來的熱血,再度沸騰起來,諸將們立時都興奮如火,再次紛紛叫戰。
武將們可以通過打仗立功,他們自然是有仗打就好,管你打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