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牛大致的猜想(1 / 2)

牛大誌在符陣一脈的書架中待了十五天,這期間除了困到不行的時候離開過這裏,吃飯都是何芸送來的。

他整個人沉浸在其中,不眠不休的看書。

而十五天後本以為牛大致會離開這裏,換個地方開始修煉的,他卻一頭紮進了靈鑄一脈的書架中看了起來。

靈鑄一脈的書架分為,鍛造、鑄造、鐫刻、血祭四塊。

其中鍛造講的是如何通過鍛打的方式製造出武器、盔甲等等的方法,其中講述最多的就是淬煉的工藝。

而鑄造講的是如何通過融化的金屬在模具中鑄造出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其中講的最多的是武器如何開刃。

鐫刻講的是如何在武器、法寶、盔甲上鐫刻想要的符文和陣法,以及其中所要注意的禁忌。

最後是血祭這一塊,其實血祭是一種特殊的淬火方式,就是利人血或者動物甚至是神獸的血,對鍛造的武器進行淬火,讓武器靈性更上一層。

其實用血淬火自古有之,在地球華夏的曆史中,最高級的淬火方式就是用人血。

而這種淬火方式出來的武器之所以鋒利異常,是因為血液起到了某種媒介的作用,讓碳元素能夠更加均勻密集的分部在武器的刀刃部位導致的。

牛大致對於鍛造和鑄造本就是門外漢,但他還是花費了很長時間,在這裏研究了個大概,知道了人宗的鍛造和鑄造水平後,他對於製作一把擁有符文陣法的手槍,有了很濃厚的興趣。

三天後牛大致離開了這個區域的書架,一頭鑽入了劍仙一脈的書架中。

劍仙一脈的書架很多,分為劍法、禦劍、飛劍、劍陣、養劍、劍靈六大部分,不過牛大致隻去了禦劍和飛劍書架前,詳細的學習了幾個禦劍的心法,以及操控飛劍的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牛大致知道了禦劍的最快速度大約在一小時三百多公裏,這種速度也就是一輛頂級跑車的速度,不過禦劍是飛的,跑車是在地上跑的。

而且飛劍的操控很難,爬升俯衝轉彎等等都很難操控,並且人是站在飛劍上的,如果一個操作不當,人是會在飛劍上掉下來的。

這也讓牛大致堅定了鑄造一架飛機的想法,並且如果是飛機的話,牛大致隻需要從地球上弄來一架普通的拆掉發動機的飛機殼子過來就行。

隻要保留其中的飛控係統,並且將油箱部分去掉減重,並在飛機內部和機翼上,鐫刻大量的風係符文陣法,或許就能製造出一架可以用修為驅動的飛機。

而且人是在座艙中的,在灌注了真氣啟動了陣法之後,飛機的速度是可以突破三百公裏的極限的。

在人宗的那些禦劍秘籍中,牛大致看到了關於不能突破所謂三百公裏極限的原因。

其中有一本書的名字為《禦空翱翔》,裏麵寫到飛劍一個時辰最快一千二百裏,但不可持續,非不是修為無法堅持,而是因風邪入體也。

裏麵講述了幾個真實的案例中,就有修真弟子為了給宗門通風報信,以一個時辰千裏的速度用了三個時辰飛回了宗門,最終該名弟子因風邪入體癱瘓了,雖有宗門長輩全力救治,依舊未能好轉。

其中還寫道護體罡風可當風雨,卻擋不住風邪,因此禦劍之時,如果不趕路一個時辰六百裏即可。

並且禦劍乃是操飛劍載人而飛,但消耗的是修者的真氣,因此修者本身需足夠輕靈,因此禦劍時的衣著需輕薄但還要禦寒才行。

也就是說禦劍也是一門技術活,並不是什麼人站在飛劍上都可以飛起來的。

因此牛大致從這本書裏讀出了這樣的一句話,禦劍有風險,升空需謹慎。

而這本《禦空翱翔》中,還有關於天行舟的描述,其中寫到天行舟可一日萬裏之外,一個時辰可行一千六百裏,需兩人操控方可飛行一天一夜!

並且牛大致看過天行舟的構造,可以說這上麵沒有一丁點的氣動學原理在上麵,沒有主升翼,沒有尾翼,沒有腹翼,隻是純粹的符文陣法的堆疊,硬生生的把一隻金屬製作的小船托起飛行。

這肯定需要非常大的真氣消耗,在牛大致看來兩個人能夠堅持一天,那麼這兩人的修為,也肯定不低!

而且牛大致還看了幾種天行舟的圖樣,其中有些設計了翅膀,但看書中的記載中,那些帶有翅膀的天行舟,在進行了試飛後就主動取下了翅膀,因為帶著翅膀的天行舟操控起來太費力了。

也正是如此更加堅定了牛大致製造一種,可以通過真氣驅動的飛機了。

因為地球的科技讓飛機擁有了合理的氣動外形,這樣《禦空翱翔》中遇到了難題就不是難題了,同時飛機擁有足夠大的麵積,在鐫刻符文陣法上更加有利。

尤其是戰鬥機一般都是一到兩個駕駛員,這樣整架戰鬥機可鐫刻符文陣法的地方就太多了。

或許一架蘇27戰鬥機在拆掉了油箱和發動機後,可進行鐫刻的空間會達到一百多個平米,這是個很驚人的數字了。

而如果在內部鐫刻的話,很有可能會變成兩百多個平米,因為機翼的兩麵都可以鐫刻符文和陣法,而機腹內外的空間也有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