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萬事俱備,隻欠東風。這東風便是從巴達維亞運過來的一批火炮。那邊的兵工廠已經能夠仿製75小姐與幾種迫擊炮,105榴彈炮還在研發,不過這邊已經有了九門。之前人員不整,武器缺乏,糧餉不繼。但眼下這些困難已不是問題,有了李秉衡帶頭的南洋華商的支持,準備在廣西畢其功於一役的同盟會集中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初步準備妥當,孫中山先生乃派王和順為先鋒,主持進攻鎮南關事宜,一麵又電令黃明堂由左州帶著隊伍前往與王和順會師。怎知黃明堂如期而至,王和順沿途耽擱,於是孫先生就改派黃明堂為鎮南關都督,在亞齊跟著李燮和等人訓練鄉勇的馮祥為司令。先以李佑卿與何伍為支隊長,二人糾集義勇鄉團百餘人,於十一月十六日夜裏繞過鎮南關背後而潛入偷襲。鎮南關有三個炮台,革命軍由斷澗危崖以繩縋上第三炮台,呼嘯而入,守兵以為從天而降,紛紛狼狽奔逃,革命兵銜尾追擊,陸續攻克第二、第一炮台,據獲160毫米大炮四門、70毫米大炮十門,步槍400餘支,於是革命軍旗幟飄揚於鎮南關上。
孫中山先生偕黃興、胡漢民、日人池亨吉、法國退役炮兵上尉狄男爵於第二天夜晚入駐鎮南關要塞,大行犒賞。本擬集合防城之役退駐十萬大山的部隊會攻龍州,不料十萬大山的部隊因路遠趕不及,於是暫時布防四處,據守鎮南關的三炮台,等待部隊來會合。而廣西清軍由陸榮廷率領,不下千人向革命軍作戰。革命軍有巨炮在手中,手裏有的火炮已能施放自如。法國炮兵上尉負責指揮發炮,血戰七晝夜,清軍死傷八百餘人,陸榮廷隻帶著數十殘兵狼狽奔逃,革命軍隻死二人。陸榮廷見革命軍聲勢甚壯,斷定孫中山先生已由越南前來鎮南關,乃以詐降方法刺探革命軍虛實,親自寫信求降。實際此人奸詐異常,一旦孫先生回信,那麼說明他本人就在鎮南關,到時可以讓清政府與法國方麵交涉,驅逐孫先生離境。
誰知孫先生早已經識破他的詭計,李秉衡曾說到陸榮廷定用此計,果然不差。於是孫先生在關上將陸榮廷的信傳給眾人看,又說到李秉衡之言,眾人紛紛大笑。
陸榮廷見鎮南關方麵連著幾天沒有動靜,以為孫先生定已被驅逐。於是又寫了封信試探,要求孫先生接受投降。孫先生等人連日在關上整編願意反清的廣西清兵,並加以犒賞。見他的信來了,大笑道:“這陸榮廷奸詐似鬼,卻不料也有被老實人騙得時候。”於是在關上修養幾日。
陸榮廷見沒有回信,關上又沒動靜。心中已確定幾分,等龍濟光帶了三千人來援,其他各路一千人也至,決議攻關。
這邊早已準備好了伏兵,陸榮廷等到了關前,下令進攻。見關上各處零星抵抗,都大喜過望,全軍出動,搶占要塞。
關上要塞炮與75小姐等炮齊放,炮聲過處,總有清兵被擊中。鄉勇與革命同誌在亞齊幾個月的訓練終於見了成效。
見清兵猝不及防,陣勢已亂。後麵的伏兵阻斷了退路,而兩側高地也擺了炮施放。清兵更加亂作一團,龍濟光等人連連喝止不住,知道大勢已去,讓親兵護著且戰且退。不料後麵早已等候的馮祥等一陣槍起,清兵四散而逃,之前反清的原清軍四處追擊,喝令投降。
龍濟光與陸榮廷等人又是一陣狼狽而逃,追之不及,隻能收攏戰俘,清點損失。此戰殲滅清軍五百多人,俘虜與受傷的有九百多人,而自身僅鄉勇與原清軍有十數人的損失。
擊潰了這路軍隊,廣西方麵大為震怖,一邊集結兵力,一邊上報朝廷,卻是不敢再與革命軍交鋒。
而革命軍也不進擊,而是派人四處聯絡同情革命力量,動員鄉勇團練以及清軍,加以整編訓練,準備防範清軍大部的反撲。
李秉衡聽見這個消息,大為振奮。如果能在廣西站住腳,那麼接下來的一隻腳將跨在雲南。完成西南戰略的前兩步,對革命形勢無疑有巨大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