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坤甸兵工廠附近的訓練基地,有將近一萬七千名的官兵已經接受了數個月的軍事訓練,並且今天正式會有一批士官被從士兵中提拔起來,以湊夠四百多軍官,一千五百多士官,還有三百多的文職勉強到位。軍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各國退役軍官擔任,李秉衡戲稱為萬國軍團。但也無可奈何,軍官需要數年的培養,不是複興公司這樣的暴發戶可以用錢堆出來的。
這個師的成員駁雜,有六千多名有良好教育的華僑子弟,兩千多從國內來的革命同誌,四千多原來在各個墾殖園與礦場工作的華人,許多都是西方資本家非法從國內“賣豬仔”過來的契約勞工,另外還有兩千多從山東、河北等地招募的勞工。
這個組合構成的軍隊居然具有極強的凝聚力,與其他國內軍隊喜歡派係鬥爭與傾軋不同,這些士兵非常團結。教育良好的華僑子弟大部分成為技術兵種與各級士官,他們在軍中開展的隨軍學堂卓有成效,不僅幫助沒有文化的人進行文化教育,而且還將軍校中學到的知識盡量的傳授給其他人。國內來的革命同誌思想大多比較開明,容易接受新知識,並且他們還在軍隊中宣傳革命思想,給原來的契約勞工與從國內招募的勞工講解中國為什麼落後,老百姓為什麼生活困苦,為什麼要進行武裝革命反抗列強的剝削,推翻滿清的黑暗統治。而華僑子弟對此也持樂見其成的支持態度,他們祖輩遭受到的荷蘭殖民者的屠殺與迫害讓他們心中一直存著要給祖輩出口氣的想法。
一支軍隊是否具有強大的戰鬥力,除了必要地武器裝備,取決於這支軍隊的訓練情況與精神麵貌。
師長漢斯對整個部隊的情況基本滿意,這支部隊武器裝備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超過了德國陸軍。“李,你答應我們的大馬什麼時候可以到?還有你答應的軍裝呢?沒有軍裝這支軍隊就不能算軍隊。“漢斯對後勤非常不滿意,即便婆羅洲水網發達,可以用船進行快速運兵,但他了解李秉衡有著將這支軍隊投入到整個南洋的解放戰爭中去,那麼後勤的壓力就比較明顯。隊伍中可以拉炮的重挽馬隻有十幾匹,無法滿足外出作戰。
“從德國與日本等地購買的數百匹重挽馬已經在路上,將來我們也會自己培養良種。而且可以用來拖曳重炮的軍用卡車也在開發當中,不久的將來它將完成大部分的後勤需要。”對於這個師能到今天這個地步著實不易,都是靠著群策群力不斷完善。“至於軍裝麼,呃,我正在請人設計,過幾天就會有結果。”
漢斯出於德國人的敬業與一絲不苟,一直把將這支軍隊打造成德國陸軍那樣的強軍而盡心盡力。揉了揉太陽穴,用他碧藍的眼珠凝視著李秉衡,“李,還有最重要的一個問題,這支軍隊已經初步成軍,再有一年我想應該足以應付一般的戰鬥,但是目前你準備給它一個什麼樣的番號。我一直把他們當作職業軍人去訓練,那麼他們的出路在哪裏?”
李秉衡不假思索的說道:“蘭芳共和國人民解放軍第一師,而且接下來還要把第二師的兩千多人的軍官培訓出來。我知道你們的那位皇帝已經同意排出一批具有豐富經驗的軍事教官,德國那邊已經發回消息。加上我們現有的,你覺得我們的軍校還缺點什麼?”
漢斯略帶興奮的說道:“這的確是個好消息,我們目前要做的是盡量使第一師成為一支勁旅,並且培養第二師的軍官。”
漢斯陪同李秉衡參觀了炮兵團的訓練,道森之前已經在亞齊為同盟會與複興公司培養了數百名的炮兵,如今更是被李秉衡任命為第一師炮兵團的團長。炮兵團下轄三個輕型炮兵營與一個重型炮兵營,營長都是之前表現出色的華僑子弟。
“這是我們新生產的32倍徑150毫米榴彈炮,每分鍾可以打四發,有效射程15公裏,使用最新的高爆zha藥,威力是我所見過的150毫米炮中最大的。當然它的合金鋼盾堅固無比,可以使它在漫長的重炮對射中存活下來。這種炮製造一門需要五天的時間,相信將來產量會成倍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