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二更,第二更在零點左右。求支持,謝謝
川漢鐵路的修建將是中國鐵路史上裏程碑式的一頁,它不僅是中國人自己出資,並且使用了所有的新技術,包括詹天佑提出的快速路基修建法、電氣化、李秉衡提出的分段修建法。經過重新勘測後,包括會理到CD的那段總長為兩千兩百多公裏,這也是中國目前最長的鐵路。
漢冶萍公司上半年就向複興公司訂購了全套的煉鋼設備,以擴建規模,滿足日益增長的國內需求。川漢鐵路的鋼軌也將使用漢冶萍的鋼鐵軋製。坤甸的鋼鐵廠隨著規模擴大,工藝成熟,技術的合理運用,產量總算節節攀升,緩解了目前的鋼鐵壓力。
早在年初李秉衡就在馬辰勘定港口位置,建造了大型的造船廠,而德國人趕到後,迅速的開始布置大型軍艦的製造準備,為德國海軍的軍備計劃錦上添花。新船廠的持股相當的單一,德國人隻需要提供所有的圖紙與設計人員以及蒸汽輪機的技術便可以擁有30%的股份,當然前提是造出來的戰艦將優先提供給德國海軍。作為回報,德國方麵將東亞艦隊的兩艘軍艦免費交給坤甸使用,以充作新船廠的股份。在新造的戰艦交付給德國遠東海軍後,這兩艘軍艦將自動成為坤甸海軍的一部份,隻需要為此支付一百五十萬馬克。
這兩艘軍艦眼下就在坤甸的港口停泊,目前坤甸的港口經過休整後,已經可以同時容納數艘萬噸級的船舶。這次德國人花了血本,“格奈森瑙”號裝甲巡洋艦和“埃姆登”號輕型巡洋艦是遠東海軍的主力艦艇,一批華人子弟接受著他們的培訓,直到新的戰艦下水。德國人的確麵麵俱到,打得好算盤,在新戰艦加入遠東海軍前,這兩艘軍艦將由雙方共同使用。
雖然目前這兩艘巡洋艦仍然在德國人手裏,但總算名義上屬於坤甸,一旦有事可以立即征用。坤甸的港口也成立了一家簡單的海軍學院,專門為坤甸方麵培養海軍官兵。
巡洋艦加上潛艇,足夠護衛南洋海疆,雖然數量少了點,但畢竟剛剛起步。由於新船廠的建設完工還有一段時間,檳城的船廠也開始根據德國人提供的圖紙以及設計人員的指導下開始建造輕型軍艦。
李秉衡打算設計一款排水量1600噸左右的驅逐艦,使用5門127毫米的艦炮,四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兩座,20毫米機關炮5座,37毫米單管炮三座,將來可以改為40毫米的防空炮。設計艦長105米,寬10.71米,吃水2.85米。動力方麵使用燃油的蒸汽渦輪機,馬力45000軸,時速36.5節,儲油600噸,16節是續航6000海裏。
將這些數據提供給德國方麵的造艦專家後,他們持謹慎態度,對於這款驅逐艦的成功並不樂觀。
即便李秉衡提出將艦體設計得略大並且調高幹舷,並且提出汽輪機采用減速齒輪裝置將會大大提高效率的理論,對方仍然不置可否。
不管怎樣,這款驅逐艦一定要設計成功,並將在它的基礎上改進更好的型號。它們到時候將肩負起驅逐艦與巡洋艦的雙重任務。對於南洋的海防來說無疑具有相當的戰略意義,複興公司先進的造船設備將進行這一項偉大的嚐試。
檳榔嶼的各項產業都在步入正軌,唯有造船廠時不時地牽動著他的心。
馬克西姆帶著遠洋潛艇的設計團隊前往馬辰,準備在那裏的新的潛艇研究所開始遠洋潛艇的設計。
雖然馬辰還在土著與荷蘭人的手裏,但他們並不敢對德國人的大批進駐說三道四。同樣的,在蘭芳共和國解放軍第一師接管了中部婆羅洲後,貪圖享受失去進取心的荷蘭軍官們毫無鬥誌,與殖民軍一起龜縮在東部的幾個繁華區。在過去的歲月裏他們隻知道從殖民地輕易的得到財富,忘記了他們軍人的身份。與其說他們是軍人,不如說是殖民地的寄生蟲。
以秋瑾與徐錫麟為首的蘭芳解放組織並不急於在婆羅洲正式開始行使行政權力,而是在各地逐步的實施切實的政策。在安保處強有力的支持下,收繳武器等政策推行的很順利。
李秉衡在師範大學擴大了速成班的規模,準備在婆羅洲實行華人免費義務教育。與國內的教育情況不同,師資力量的缺乏在這裏並不存在。南洋曆來就重視華人的教育,富商都願意讚助教育,在印尼各地為了讓孩子接受華人教育,不惜一切代價與荷蘭殖民者抗爭。
這幾天一直忙著跟端納兩個人忙著起草蘭芳共和國的憲法與各項法律製度,由於沒有好的人選,隻能由兩人完成。事實上後世端納就曾經為孫中山起草過南京發布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這個約法在之後的數十年裏被反複拿出來成為一些人的統治的法律依據。
“李,我們今天去了那個都是蛇的廟,太神奇了。不過阿曼達好像發現點了什麼,阿曼達,快過來,跟他們說說你今天有什麼發現。”安出去玩了一整天,回來後心情看上去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