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蘭芳複國 第十七節 吞地計劃(2 / 2)

“荷蘭人的主力也就一萬多人,龜縮在馬辰與阿塔卡等幾個東部地區,我們不去進攻他們已經是對他們很客氣的了。”馬宗漢前段時間被李秉衡從機械廠解放出來,讓他幫著訓練警察,以維持目前控製的地盤治安。“我們現在最主要的問題不是荷蘭人,也不是土著人,而是我們華人。蘭芳鼎盛時期控製了大部分的婆羅洲土地,華人人口達到數十萬,後來大部分人逃到了蘇門答臘與其它地區,但也有不下十萬人仍活動在西部與中部婆羅洲,有的甚至在原始森林中開發土地。前幾天我們的人去跟那邊的幾個大的墾殖園都接觸過了,他們並不信任我們。在過去的十數年中,他們一直據寨而守,荷蘭人與土著都奈何不得他們,也當土皇帝慣了。粗略估摸著,光上千華人的墾殖園就有十餘處,至今他們不肯與我們合作,即便我們提出要恢複蘭芳共和國,他們仍然在觀望。”

李秉衡慨然說道:“蘭芳共和國那時候還曾經遣使回國,覲見皇帝,請求稱藩,想把西婆羅洲這塊土地納入清朝的版圖,或者變成藩屬國家。清朝皇帝不予受理,根本不理睬這些天朝棄民,或者根本不能容忍南方的漢人在海外建個國家。祖國對他們的藐視與遺棄大概使他們仍心存怨氣吧,但那個時候清朝自己都內外交困,如何能在蘭芳被侵略的時候幫上一把。”

“在海外的華人哪個不渴望背後有個強大的祖國撐腰,不然我們南洋的商人對革命會這麼慷慨解囊?看看日本人每年三月對南洋僑民的宣慰軍艦就知道了。我看對這部分的華人同胞應該以宣慰為主,攻心為上。隻要我們拿出讓蘭芳複國的誠意來,想必他們會支持的。”開口說話的是原來在檳榔嶼幫李秉衡處理華人事務的柏安深,他也是原來的蘭芳後人子弟,在美國讀的法律專業,在檳榔嶼表現出色,李秉衡準備將他任命為坤甸市長。

柏安深與劉裕光、羅偉堂三人是蘭芳後人中相繼得到重用的幾人,他的升遷速度也是最快的。

“你還是那麼的激進,要學會穩重些,像柏九弟那樣的才有大出息,你看他現在不是受李先生的賞識,在以前咱們蘭芳的國都當市長,為我等父輩出了口氣。”劉裕光樣貌與做派極有大將之風,這次讓他獨當一麵。“這次也是李先生對我們的考驗,占蘇拉威西易,但完全控製難。任重而道遠啊!”說著,拍了拍羅偉堂的肩。

上島之後的策略,在船上時就已經想好。望加錫殖民軍隊並不多,17世紀的時候荷蘭人就開始在這裏經營,島上除了戈瓦國,大部分已經納入了他們的統治。“攻占望加錫後,聯絡戈瓦國,跟他們兩邊夾擊,我就不信斷了他們的後路,這些殖民軍隊還不乖乖投降。跟爪哇本島的守成軍隊不同,島上的殖民軍很多都是荷蘭人。將這部分軍隊俘虜後,以後的談判又能添上不少分量。”劉裕光跟團裏麵的軍官們如是說道。

跟望加錫不同,向來敢打敢拚說一不二的鐵漢鈕永建則一登陸就對萬鴉老的荷蘭軍隊發起了潮水般的攻勢,隻用了七個時辰就將殖民軍指揮官姆本中校在內的六百殖民軍俘虜,對方毫無抵抗之力,初次戰鬥的新兵們沒能控製住手中的武器,荷蘭人與土著兵死傷九百餘人。鈕永建向來沉默寡言,不問瑣事,其他人都沒覺得他有什麼出奇之處,這次李秉衡讓他帶一個團的部隊進攻萬鴉老並且在當地經營讓他們都覺得好奇。但他不動則已,一動必是雷霆萬鈞之勢。

荷蘭人占據這裏才二十多年,並沒有多加開發,李秉衡占據這裏隻是為了掠奪資源。其實並不需要出動這麼多的軍隊,但占領蘇拉威西島之後,可以就近的向棉蘭老島與新幾內亞群島滲透,尤其是菲律賓,這個後世80%的國民有華人血統但隻有可憐的一小部分人承認自己與華人有淵源的國家,李秉衡並不想重蹈曆史的覆轍。

對蘇拉威西島的行動很順利,但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盡快向西婆羅洲的荷印殖民軍發起總攻,占據西部沿海城市後,才能對蘇拉威西島進行便捷的補給,減少運輸成本與時間。

荷蘭當局也在調兵遣將,向馬辰不斷用運兵船派出軍隊,準備平息這股“叛亂”,一時間,婆羅洲上空的戰雲密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