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田弘毅最近一直在忙著煽動氣氛,將這次侵華戰爭當成了一場聖戰,有恃無恐。
光是他那句“日本願意犧牲一千萬人口,來換取日本的新生”,就足以看出日本這次破釜沉舟的決心。
在各方情報的誤導下,日本人深信蘇俄也被法西斯集團利用暫時的加入了他們這一方,從蘇俄與德國瓜分波蘭就能看出。
日本現在最希望的,就是與蘇俄瓜分帝俄,憑借蘇俄的幫助,擊敗中國,占據夢寐以求的大陸,然後以大陸為支撐,攻略東南亞,與南華爭奪亞洲霸權。
或者說,等到法西斯集團在全世界的勢如破竹,日本能夠憑借德國與意大利的幫助,爭奪世界霸權也不一定。
整個日本都陷入了狂亂之中,無盡的狂亂。
9月26日,繼中國於21日向日本宣戰,南華於22日向日本宣戰之後,俄羅斯帝國也向日本正式宣戰。
戰火從朝鮮燒到了北海道,日本不僅要在朝鮮不斷的投入兵力,還要麵對來自北方的壓力。
目前作戰的第一階段為肅清在朝鮮的日軍,以及將日軍從北海道趕下海。
李秉衡當年的布局顯示了作用,日本不得不在家門口擺下防守陣型,並且被北海道的中俄聯軍所牽製,無法將陸軍全部投放與朝鮮戰場。
同時,日本還要防衛本土,壓力相當的大。
但是日本已經瘋狂,根本就不再顧忌本土是否會遭到攻擊,是否會有多大的損失。
“我們隻要大陸,隻要富庶的土地,至於北海道,甚至是本州,東京灣,我們都可以不要,這是一場偉大的聖戰,一次偉大的民族遷移,過海,過海,我們將要在那片大陸生息,那裏將是我們的歸宿。”
在蘇俄明確的拒絕出兵葉卡捷琳堡之後,日本並沒有灰心失望,反而更加的瘋狂起來。
廣田弘毅內閣的叫囂,讓整個日本民族開始狂熱起來,他們受夠了颶風與地震,受夠了這片不安全的土地。
日本民族對大陸的向往,前所未有的被調動了起來。
日本開始實行戰時計劃經濟,仿照當年蘇俄所做過的,全部的糧食與物資統一由政府調配,日本人每天隻吃一頓飯,將全部的物資供給給了軍隊。
甚至在日本山區裏的叛軍也暫時的與政府合作,不再作亂,因為他們聽從了蘇俄代表的建議,來換取日本民族的“新生”。
英美與蘇俄都不懷好意,李秉衡銘記於心,不過,中國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不堪一擊。
雖然和平了20多年,但是中國國防軍的戰鬥力並沒有下降,反而隨著高科技武器的不斷投放,軍隊素質的提高,有著不小的改善。
目前中國、帝俄與南華都在製定登陸計劃,準備將戰火燒到日本本土。
中國的攻擊目標主要集中在日本西海岸,而帝俄則從北海道入手。
而南華將在九州西海岸的小島上登陸,然後南華的首批進攻部隊將在九州的6個著陸點開始登陸,直搗東京。
第一階段的戰爭,在外界看來,中國有些疲於應付,猝不及防。
事實上,這是李秉衡故意而為。
朝鮮建省之後,一直沒有消停過,中國每年都要為此支付龐大的軍費,用以駐軍與鎮壓叛亂,這次無疑是一次好機會,讓日本鬼子的屠刀去給冥頑不化的朝鮮棒子們一點教訓。
在朝鮮的國防軍守住各大城市完全沒有問題,而且,隨著國內東北軍的增援,在開城一帶建立了牢固的防線。
由於中國在朝鮮建了四個省,樂浪省直達漢城,所以中國政府為了方便管理,將漢城以北的朝鮮人全部集中到了南方,而目前的樂浪省與帶方省全部是中國人。
這次中國國防軍及時的幫助當地中國人退入了開城防線以北,在漢城與開城之間形成了一個真空地帶。
而這個真空地帶被堅壁清野,財產損失沒有什麼,好不容易遷移到這裏的中國人可不能有所閃失。
至於朝鮮人,則不是李秉衡所能理會的。
日軍從仁川登陸後,先在漢城碰了壁,被國防軍打了回來,又在開城撞的頭破血流。
目前開城防線固若金湯,而漢城也有重兵防守,為了解決漢城,日軍開始包圍漢城,並且切斷釜山與漢城的聯係。
朝鮮南方被一分為二,分別是漢城省與釜山省。
除了在這兩個大城市堅持抗戰,國防軍重點防守了十餘個城市,使得日軍隻能選擇在南部朝鮮到處亂竄。
李秉衡給他們的命令是,必要是可以退守釜山,漢城可以放棄。
為了以戰養戰,日軍隻能選擇攻堅,麵對中國國防軍恐怖的火力。
在多次失敗之後,日軍開始打朝鮮人的主意,畢竟能夠就地獲得糧食等生活物資,對國內的壓力也能有所減輕。
這樣一來,朝鮮人頓時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
10月2日,日軍在漢城東郊製造了慘絕人寰的大屠殺,6萬多名朝鮮人被殺害,無數村鎮被付之一炬。
10月6日,日本遠征軍攻陷了木浦,由於在這場攻堅戰中損失了5萬多人,喪心病狂的日軍指揮官下令屠城。
撤退到釜山的國防軍將士們看著被日軍放火燒了三天三夜的木浦,心有餘悸,幸好提前撤退,否則後果不堪設想,不但軍隊損失,隻怕大量的武器裝備都要被日軍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