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中國隱藏著不少的實力,事實上已經超過了美國,是當世第一經濟強國。
如果德國在歐洲的勢如破竹,讓世界仰望,認為德國是當世第一大軍事強國,那就錯的離譜。
真正的第一大軍事強國是中國,各項軍事科技已經普遍領先世界,如果法西斯活著帝國主義敢來進犯,那麼他們會發現,他們將會得到極為深刻的教訓。
孫中山知道李秉衡心中一直埋藏著複仇的欲望,過去百年中中國遭受的恥辱與踐踏,一直都在對方的心底埋著。
這不知道是福是禍,雖然中國與南華聯手,加上帝俄隱藏的實力,絕對不懼任何國家與集團,哪怕是稱雄一時的法西斯集團。
但是,戰爭並不是幸事。
“兵者,凶器也。”
這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也許會傷到自己。
當初從大英博物館出來,李秉衡與徐錫麟兩人都下定了決心,有朝一日,必定要用武力踏平英國,將大英博物館搬回中國。
英國多次的拒絕交還文物,也讓李秉衡的耐心忍耐到了極點。
現在中國、南華與英國的關係到了一個極為尷尬的地步,極不友好,也不敵對,完全是極度的冷漠。
如果不是考慮到南華在澳大利亞與印度的資產,恐怕早就跟英國斷絕來往。
這次徐錫麟也來了南京看望孫中山,實際上,也是在商量下一步的動作。
滅亡日本不是問題,問題是中國與南華接下來的立場。
法西斯已經在進攻蘇俄,兩國將如何自處?
李秉衡是知道蘇俄的韌性以及戰爭潛力的,法西斯滅亡蘇俄的可能性不大,那麼法西斯兩線作戰,離敗亡也並不遙遠。
後世,從莫斯科保衛戰到德國敗亡,不過兩年多的時間。
“目前德軍北方集團軍群向列寧格勒推進,南方集團軍群則征服烏克蘭和高加索高地,而中央集團軍則向莫斯科進發。蘇軍的防線很快便崩潰,死傷枕藉。現在,德軍正在向斯摩棱斯克發起攻擊,這是通往莫斯科路上一個重要據點,這其實是蘇俄的生死戰。如果這裏失守,那麼莫斯科凶多吉少,勢如破竹的德軍就能夠以輕鬆的心態,選擇趁勝追擊,攻擊斯大林格勒,或是等到來年的春天再進行滅亡蘇俄的戰役。”
“隻要蘇俄能夠守住這裏,至少要在這裏將德軍阻擋住,等到9月底,或者十月份,那麼德軍就很被動。他們不得不冒險在冬季發動攻勢。要知道,蘇俄的冬天是魔鬼,能夠將任何鋼鐵軍隊變成廢柴。法西斯恐怕要傷亡慘重,即便他們能夠擊破莫斯科,但也是無力再發動進攻,甚至,他們將麵臨滅頂之災。”
李秉衡向孫中山與徐錫麟等人介紹著歐洲戰場的詳細情況,沒有人比他更了解接下來戰爭的走向。
雖然曆史被改變,但是大勢是不會變的,變的可能性很小。
“我認為,德軍很有可能會重複當年拿破侖的厄運,神話將被終結。他們不是敗給蘇俄軍隊,而是敗給蘇俄的冬天。”
徐錫麟點著頭問道:“那麼,德軍受挫之後,是否意味著,他們將麵臨兩線作戰?你不看好他們在這次戰爭中的作為?”
李秉衡斬釘截鐵的說道:“是的,我不看好法西斯。他們對我們沒有威脅,如果這次在蘇俄失利,那麼他們當然不會為了在非洲的利益,而攻擊我們在非洲的軍隊,與我們為敵。也就是說,我們沒有遭到法西斯攻擊的可能。”
孫中山等人都鬆了一口氣,德國與意大利那兩個狂人的作為,讓他們一直很擔心,是否會攻擊在非洲的軍隊。
李秉衡的話讓他們樂觀起來,隻要不用於這些瘋子為敵,那就意味著,中國與南華仍然能夠大發戰爭財。
這次連美國都陷入了戰爭泥潭,能夠發戰爭財的當然隻有中國與南華。
自從經濟危機之後,中國與南華就先後結束了高速增長時代,而是緩慢的爬升,隻是在近年來,才有所改觀,重新掀起奇跡般的經濟增長。
現在,有了戰爭的滋潤,進一步重現當初經濟增長百分之三百這樣的奇跡並不是不可能,因為李秉衡與徐錫麟同時解密了軍事科技,開始在民用上大規模的應用,尤其是電子等高科技行業。
孫中山感到很滿意,這次能夠沒有英美的阻撓,可以徹底的解決日本問題,可以說對將來兩國的戰略安全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那麼,我們當然會在最後介入戰爭,消滅法西斯,是嗎?”
垂垂老矣的孫中山腦子依然好用,這話問住了兩人。
李秉衡知道對方擔心什麼,他擔心因為對英美的仇恨,而使得中國與南華跟法西斯集團站在一起。
“恩,當然,我們將會應同盟國的請求,加入到正義事業當中去,解決法西斯對和平世界的威脅。”
即便要對英美發動戰爭,也不是現在,而是將來。
或者將來隻要英美不狼狽為奸,試圖像後世一樣針對中國與南華,遏製華人世界的發展,那麼李秉衡會給他們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