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節 禍水東引翻版?(1 / 2)

李秉衡明白這個時候帝俄內部的參戰呼聲為什麼這麼強烈,這部分人的利益在歐俄,尤其是一些貴族與老牌家族。

現在的新西伯利亞,以新興的資產階級力量為主導,貴族等舊勢力反而落於下風。

工業建設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利益,但是這些利益又大部分歸屬於資產階級。

雖然貴族等舊勢力也擁有土地,以及各種資源,他們在過去的經濟發展中,也收獲了不少。

但是人心是難以填滿的,他們無比的懷念過去的時代,那時以他們為主導的時代。

阿列克謝敏銳的感到,這是俄羅斯帝國內部的一股隱患,矛盾很有可能會變得激烈,很有可能會重蹈父親當年的噩夢。

雖然現在舊勢力並不占優,但是他們得到了一些外國勢力的煽動與暗示。

英美都有介入其中,在策劃著一個又一個的陰謀。

俄羅斯帝國不能走向分裂,不能。

如果是君主立憲,那麼這些人就斷了念想,可惜,現在還不是君主立憲,他們看到了篡奪權柄的希望。

“主導對蘇俄的戰爭,這些勢力就能在軍隊中掌握一定的實力。他們就有了資本,有了政治基礎,如果能夠奪回歐俄的土地,想必,他們的實力將會更加的壯大。他們早就作了萬全的準備,他們早晚會走向這一步。如果從我這裏通不過,那麼他們就要扶持將來的新沙皇,讓新沙皇來滿足他們的要求。”

李秉衡為之動容,想不到帝俄內部竟然已經圍繞著權柄開始了多種鬥爭。

而且,阿列克謝即位後,皇儲的確立,也已經成為了鬥爭的焦點。

“發動對蘇俄的戰爭是不現實的,雖然德軍與紅軍正在醞釀一場大型戰役,可是,從背後插一刀,對他們沒有半點好處。他們想要將中國綁在戰車上,可是,中國是不會加入戰爭的。即便與你們有軍事同盟,但是無故發動對另一國的侵略,這是同盟協議所不被允許的。”

阿列克謝知道自己的父親總是在渴望著回到歐俄,回到聖彼得堡,可是,他總是謹守理智,知道那是不現實的。

俄羅斯不需要戰爭,需要和平,需要發展。

新的帝國是多麼的羸弱,完全不具備發動戰爭的資格。

況且,中國也不允許,隻要中國不支持,那麼帝國永遠無法回到故土,這也是尼古拉二世反複告誡他的兒子阿列克謝的,緊跟著中國的步伐。

現在的帝國,並沒有強大的海軍,海上安全能夠得到足夠的保證,在陸地上,有中國代為協防,加上與中國的軍事盟約,這使得帝國能夠輕鬆的發展經濟,恢複實力。

如果貿然擴充軍備,那麼不但會使得地區局勢緊張,靡費軍費反而換回蘇俄的敵視,而且會引起中國的忌諱。

如果說蘇俄是中國防備西歐敵對勢力進攻的緩衝防線,那麼帝俄就是中國防備蘇俄進攻的緩衝防線。

一環扣一環,這是中國的外部安全戰略。

所以,中國有讓蘇俄存在的理由,想要費盡心機的滅亡蘇俄,取而代之,進一步脫離中國的控製,這不僅不符合中國的國家戰略,而且還會犯了大忌。

沒有中國的撐腰,俄羅斯帝國隻是個空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