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摘自道德經)
東海逍遙島之上,一陣陣傳道之音響徹不停,在逍遙山莊前麵的傳道廣場之上,盤坐著數之不清的修士,他們一個個聽得如癡如醉,修為境界也在不斷攀升,而給他們傳道之人便是此島的主人楊易了。
此時距離龍鳳大劫結束已經有一個元會的時間,沒了戰爭的影響,洪荒之上一片安靜祥和,生機勃勃。龍鳳三族殘存的勢力一直遵守著祖龍三人的誓言,龍族由燭龍帶領著鎮壓四海,鳳族之人鎮守不死火山,而麒麟族已經銷聲匿跡多時。
三族之人如無必要,很少踏足洪荒世界,都呆在自己的領地之內修養生息,畢竟上一量劫對他們造成的傷害太大,不知道要多久才能恢複過來。有一點另鳳族可做安慰的是,鳳祖當日立誓完畢,並沒有真正隕落;
要知道鳳凰本身的涅槃神通就是走的死而複活浴火重生的路子,當日雖說她肉身瓦解,元神消散,但萬年之後,在一處火山群中,她再次重生了過來;天道沒有在對她另行處罰,但也發出指令,讓她待在南明火山,無量量劫不得出世。
鳳祖雖說重生了過來,但也受創頗重,一身實力百不存一,她知道自己已無希望帶領族群重獲輝煌可能,於是舍去一身陰陽、五行本源,將他們孕育成兩個胎兒存於蛋殼內,並找到洪荒之上凝聚陰陽、五行的山脈,將他們寄居於此,更一步提升他們的本原屬性;
然後布置好防禦陣法之後,帶著一身傷痛回到了南明不死火山閉死關,她把希望寄托給了自己的兩個孩兒,希望他們可以重振飛禽一族。
沒了三族的壓製,洪荒之上其餘種族紛紛開始重新出世,經過這一個元會的發展,洪荒的生靈也終於恢複了以前一半以上的規模。在這期間逍遙島一脈的生靈開始嶄露頭角,因為他們的實力保存的最為完整,又得到了楊易一次係統的講道傳授,所以很快便打響了名氣,也讓洪荒之上的生靈知道了有逍遙島這一方勢力。
他們也嚴格遵守楊易的命令,不欺淩弱小,濫殺無辜,得到了洪荒生靈的尊敬和認可。當然了,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是良善之輩,客但凡打著逍遙島名號作惡的修士,都被金隨風等人帶領島上的衛士一一斬滅。
逍遙島的規矩很寬容,你可以隨心所欲的做事,盡管是壞的,也都可以,但前提是脫離逍遙島,不得再以島中生靈自居,不得傳喚也不能在踏入島中一步,隻要能做到,金隨風等人也懶得多管。
於是,有很多受不得拘束的生靈選擇了離開逍遙島,重回洪荒世界生存。大概走了有三分之一的人數,但對於逍遙島和楊易來說,這種事情他都不是很在乎,人各有誌,留下或離開他都能接受。有人走,自然就有人加入進來,在傳到廣場上的第二排,就有新加入的十二道身影。
他們也不是別人,就是之前還想追殺楊易獲得懸賞的“十二相”修士,此刻也都認真端坐一排,聽楊易傳道解惑。
而台上的楊易講道之聲還在繼續,自從他修為達到大羅金仙後期之後,就沒怎麼在閉關了。他有時會練習刀法,有時會創造些實用神通法術,有時也會靜靜地思考,如何斬去自己的過去之身,勞逸結合之下,修為反而增長的更快,萬年前的時候,他便順利地邁入了大羅金仙頂峰之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