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讚和石正峰商議投降事宜,東讚讓石正峰打開城門,出城投降。石正峰說麾下軍官有很多人不讚同與義渠國聯合,如果自己出城,很有可能會引發動亂,還請東讚入城。
東讚急著拿下慶陽城,昏頭漲腦的,就同意了石正峰的建議,說事不宜遲,叫石正峰明天一早打開城門,自己會帶著糧食和義渠兵進城。
義渠大臣們得知此事,紛紛勸說東讚,說秦人狡猾奸詐,不能輕易相信他們。
東讚說道:“石正峰與我合作,這是雙贏的好事,石正峰不會耍弄陰謀詭計的。即使他耍弄陰謀詭計,我也能將他捏成齏粉。”
自從當上了義渠王之後,東讚是剛愎自用,大臣們無可奈何,隻好閉嘴,再多言,激怒了東讚,就要惹來殺身之禍。
第二天一早,石正峰叫將士們挪開了堵住城門的土石,然後打開了慶陽城那千瘡百孔的城門,率領大牛、小狼及一隊親兵,在城外等候。
東讚喜不自勝,以一副勝利者的姿態,率領義渠軍官兵騎馬前來。石正峰朝東讚拱手行禮,叫了一聲:“大王。”
東讚滿麵春風,說道:“石大將軍,久仰大名。”
石正峰低著頭,很是謙遜,說道:“敗軍之將,承蒙大王不棄,實屬萬幸,哪裏有什麼大名。”
石正峰給東讚戴了一頂高帽,東讚哈哈大笑,說道:“石大將軍,你不是向本王投降,而是和本王合作。我們義渠軍、峰軍合兵一處,別說是秦國,就是整個華夏,都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大王說的是,說的是,”石正峰在東讚的麵前表現得很是恭順。
東讚笑得合不攏嘴,他身邊的武將們則目光凶狠,盯著石正峰,心裏還是對石正峰充滿了戒備。
石正峰揮了一下手,說道:“大王請進城吧。”
這時,東讚的麾下大將烏海站了出來,說道:“大王,臣先進城打探一下虛實。”
石正峰說道:“大王,我好不容易才勸說城內軍民,同意歸順大王。如果大王不肯率先入城,我倒是無所謂,隻怕軍民會起疑心,到時候鬧出誤會來,反倒不好。”
東讚說道:“對,石大將軍說得對,烏海,你們在前麵開路,本王這就要進城。”
烏海想率軍進城,控製住城內的局勢,再請東讚入城。石正峰則說,東讚不率先入城,義渠兵們要是失控,在城裏燒殺掠搶,激起軍民反抗,好事就成了壞事。
東讚已經迷糊了,覺得石正峰的話很有道理,帶著烏海他們,徑直就往慶陽城裏走。
烏海帶著幾百個義渠兵簇擁在東讚的身邊,這些義渠兵都是精銳中的精銳,個個都是以一敵十的虎狼漢子。
烏海警惕地觀察著四周的風吹草動,手掌一直緊緊地攥著腰間彎刀的刀柄。石正峰則和東讚在旁邊騎著馬,說說笑笑,一起向前行去。
城門後是慶陽城的主街道中央大街,中央大街兩邊的商鋪都門窗緊閉,街上也沒有行人,五步一崗,十步一哨,站著兩排秦軍士兵。
東讚看著慶陽城的大街,說道:“華夏不愧是富庶之地,一座慶陽城就如此繁華,完全可以與我們的統萬城相媲美呀。”
統萬城是義渠國的國都,城裏有十幾萬人,放在華夏大陸,隻算得上是一座中等規模的城市。
東讚看著慶陽城,眼裏流露出了貪婪的目光,心想,鹹陽、洛陽這些華夏大城,該有多繁華呀,難怪老祖宗們都說,華夏是個令人垂涎的花花世界。
東讚由烏海他們保護著,率先進城,數萬義渠兵跟在東讚的後麵,也陸續往慶陽城裏走。
就在義渠軍眾人以為石正峰是真心歸順、放鬆警惕的時候,烏海突然聽見身後有一陣異樣的聲響。
轟隆一聲,城門樓上一塊大鐵板突然從天而降,將走在下麵的幾個義渠兵砸成了肉醬。大鐵板封住了慶陽城的城門,將東讚和外麵的數萬義渠兵隔開了。
東讚慌了,扭頭去看石正峰,石正峰抽出龍淵劍,一劍就朝東讚劈砍過來。東讚也是個武者,頓時從馬背上跳了下來,跌倒在地。
烏海大吼一聲:“保護大王!”
義渠兵們上前緊緊地護住東讚,石正峰率領秦軍將士們衝殺上去,要殺掉東讚這個“賊酋”。
被隔在城外的數萬義渠兵大叫大嚷,去砸那鐵板,但是,鐵板實在是太厚重了,他們就是把彎刀敲碎了,也敲不開絲毫的縫隙。這時,秦軍將士們站在城牆上,彎弓搭箭,朝城外的義渠兵射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