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允謙在監視魏允吉,魏允吉也在打探魏允謙,魏允吉得知自己的伎倆被魏允謙識破,誠惶誠恐。現在要是與魏允謙開戰的話,對魏允吉來說,凶多吉少,沒有什麼勝算。
得知魏允謙要發雷霆之怒懲罰自己,魏允吉有些慌了,連忙上了一份奏折請罪,並且交出了兩千護衛,把招募來的那些壯丁也都遣散回家了。
魏允謙還不滿意,還要魏允吉把兵權也交出來。現在魏允吉就是案板上的魚肉,任由魏允謙宰割,隻好把兵權也交了出來。
魏允謙掌握著魏國最精銳的兩萬官兵,這兩萬官兵暫時由副將統領。
魏允謙現在兩手空空,成了光杆將軍,魏允哲也把自己手裏的一萬五千軍隊交了出來,安心在封地當起了逍遙君侯。
魏允謙把君侯們的護衛都召集到了大梁城,淘汰老弱病殘,挑選精兵強將,組成禁軍,直接聽命於自己。
石正峰和大牛、小狼作為魏允謙的護衛,前往大梁城,同時,七彩、媚娘、安東尼、阿寶也隨著石正峰他們,一起去往大梁城。
魏允吉現在不想和魏允謙爭奪王位了,不敢再有什麼非分之想了,隻想著和老婆孩子過幾天好日子,當個逍遙自在的君侯。
沒想到,樹欲靜而風不止,魏允謙身邊的文臣們還是不肯放過魏允吉,他們勸說魏允謙,不能讓魏允吉待在封地,魏允吉帶兵多年,在軍隊當中很有威望,現在他雖然沒有兵權,但是,軍隊裏有很多軍官都曾經當過他的部下,和他關係密切。如果哪天魏允吉跳出來,振臂一呼,這些軍官說不定就會響應他,隨他一起造反。
魏允謙想了想,覺得文臣們這些話並不是危言聳聽。魏允謙繼位之後,重用文臣,以文治國,武將們非常不滿。呼延炯的黨羽被消除殆盡,現在軍隊裏的武將們大多是魏允吉的部下,他們心裏都想著讓魏允吉來當魏王。
魏允謙又下了一道聖旨,讓魏允吉立刻攜家帶口到大梁城來。
魏允吉知道魏允謙身邊那些文臣都痛恨自己,自己要是到了大梁城,最好的結果是囚徒似的,被魏允吉軟禁一輩子,最壞的結果,家破人亡,不敢想象。
魏允吉給魏允謙上書,言辭懇切,說自己年紀大了,體弱多病,走不得路,請魏允謙念在兄弟之情的份上、看在先王的份上,寬限幾日,等自己的病情緩和一些之後,立刻就到大梁城來,向魏允謙當麵謝罪。
魏允謙身上文人氣十足,喜歡-吟詩作賦,多愁善感,看了魏允吉的上書之後,魏允謙很是愧疚,覺得自己這個當哥哥的確實有點過分了。
晚上睡覺,魏允謙又夢見了魏亮之,魏亮之看著他,不停地說著一句話,善待你的弟弟們,善待你的弟弟們......
魏允謙驚醒了,覺得父王屍骨未寒,自己就如此對待弟弟們,實在是不孝不義,罪過罪過。
魏允謙同意魏允吉在封地養病,文臣們急了,紛紛勸說魏允謙,不能這樣,魏允吉明顯是在裝病,如果不讓他到大梁來,他早晚要生出禍端來。
魏允謙平時對文臣們是言聽計從,這次他卻態度堅定,不聽文臣們的話,傳下聖旨,同意魏允吉在封地養病。
文臣們的話通過間諜傳到了魏允吉的耳朵裏,魏允吉是既恐慌又憤怒,恐慌的是,魏允謙要是聽從了文臣們的話,自己可能就要完蛋了,憤怒的是,自己已經什麼也不想了,隻想著安安穩穩地過日子,那些文臣還是不肯放過自己。
魏允吉就是一頭狼,天性裏就帶著嗜血殺戮的基因,文臣們徹底把他惹怒了,激發了他的鬥誌,他決定要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裏,與魏允謙和文臣們拚了!
魏允謙派出了兩個官員監視魏允吉,魏允吉請這兩個官員到家裏喝酒。喝到酒酣耳熱之際,魏允吉一腳踢翻了桌子,叫來刀斧手,把這兩個官員拖出去砍了腦袋。
魏允吉打出了“清君側”的口號,正式起兵。他雖然把兵權交出去了,但是,軍隊裏那些軍官的心還是向著他的,見他要“清君側”,軍官們很是興奮,紛紛響應,從四麵八方趕過來投奔。
魏允謙受到文臣們的支持,魏允吉受到武將們的支持,他們倆之間的這場較量,實際上是文臣武將這兩個集團之間的較量。
魏允謙得知魏允吉殺官造反,大怒,立刻調動全國的兵馬去圍剿魏允吉。魏允謙畢竟是魏王,魏國*民絕大部分還是聽從魏允謙的命令,很快五萬大軍就氣勢洶洶,以泰山壓卵之勢,朝魏允吉壓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