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孟三鐸並不知道,段玉衡接下來要表的關於田黃的認識,完全是來自於經曆了近千年華夏收藏世界的戒靈夢璿璣所口述的,如果,這個世界上誰對田黃這種壽山石的興盛過程最為了解,那麼隻有曾經真正親身經曆過田黃這種壽山石興盛過程的夢璿璣了。
“起田黃,剛才馮老已經講了,他其實本身就是壽山石當中的一種。”
段玉衡環顧了一圈在座的眾人,然後緩緩開口道。
“廢話,剛才馮老都過了,還用你重複?”
還不待段玉衡繼續往下,就聽到楊德寶陰陽怪氣地扯著自己那有些沙啞地嗓子道。
段玉衡微微皺了一下眉頭,然後淡淡地看了一眼楊德寶,沒有搭理他,繼續道:“這田黃雖是壽山石的一種,但是一方麵因為田黃的質地和色彩相較於其他壽山石,更加美麗和堅韌,另一方麵,因為田黃石隻有在福建壽山村一條溪兩旁數裏狹長的水田底下的砂層中才有,數量非常稀少,因此,其本身進入市場的價格就要比普通壽山石略貴。
但雖然田黃一開始被作為一種收藏石料,與其他種類的壽山石進入市場的時候,價格上就要比普通壽山石高出一些,但是卻始終沒有達到如今這般差地別的地步。
田黃真正在價值上開始與普通壽山石拉開距離,在收藏界開始作為一種有別於普通壽山石的單獨品種開始興盛,還要從乾隆年起。
本身作為清代皇帝中最懂和最能收藏的皇帝,乾隆皇帝,因為他本人非常喜歡篆刻,將下各種寶石玉料都作為篆刻的載體,進行篆刻製作,而在這其中,就以田黃,在篆刻的時候,能夠給乾隆皇帝帶來無與倫比的極佳篆刻享受和審美享受,於是,乾隆皇帝就將田黃奉為至寶,並且用田黃作為載體,雕刻了許多各式各樣的印章玉璽,作為皇室世代相傳之物,不僅如此,還特別將田黃命名為‘印帝’,以此來讚美田黃在作為印章等篆刻品當中的至高地位。
而古代就是這樣,皇帝作為國家的精神及權力象征,皇帝的行為,就代表了民間乃至全國社會的一種展方向與標致。
當乾隆皇帝開始極度推崇田黃,並將田黃定名為‘印帝’的時候,民間也就興起了收藏田黃的風潮。
而收藏的人多了,開采的也就多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就仍然還是在乾隆年間的時候,作為田黃唯一產地的那條溪兩旁的田黃石就被開采殆盡了。
俗話物以稀為貴,當田黃被開采殆盡之後,不僅沒有抑製住當時舉過收藏界對於田黃的追捧,反而因為收藏一塊少一塊的原因,使得已經極度熱的田黃收藏,變得更加走熱,在那個時候,京城的收藏界甚至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叫做‘一兩田黃一兩金’,以此來表達田黃當時在收藏市場中的價格。
不過當然了,雖然這話是‘一兩田黃一兩金’,可是到了乾隆晚年的時候,如果一個收藏家拿著一兩黃金去買田黃,那是鐵定買不到同等重量的一兩田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