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外財至極,才可通內理(1 / 2)

“對了,6老,您還沒有,我這塊石頭內裏究竟是個什麼寶石呢!”

段玉衡此時的心思,全部都在那塊石頭之上,因此,也沒有興趣多了解額外的東西,開口便朝著6老追問道。

6老聽到段玉衡的話,眉頭微微一皺,顯然是因為段玉衡的這句話,讓6老有些不高興了。

“品茗的重點,在於品其味,而知己心境,心境緩而如墜,正通中直,方可觀己內心之不足,亦可以己之心境,探**萬千諸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附庸風雅,學別人喝茶,但那卻僅僅可稱之為‘喝’而非‘品’,個中道理,便在其中!”

6老顯然是有心要教導段玉衡的,因此,才會緩緩端起茶杯,酌了一口杯中香茗,然後出如上這些話來。

“繁華塵世,若脫身事外,焉得先有其能,外財至極,才可通內理,嫡庶富貧,本是外物,但卻影響內理之清濁。6老,雖然我覺得您的話很對,但子我如今,一窮二白,無外力可抵著滾滾塵緣,焉能靜修內理呢?

自古以來,無論是修道中人,還是避俗隱世之大家,他們所擁有的一個共同點,就是富可敵國啊!

華夏文明數千載,哪裏有一個,是為了一日三餐而努力奮鬥的升鬥民,可成一代大儒的?

雖然,談錢不免世俗,但是,有一點不變的是,想要修心養性,智達內裏,先要解決的,就是衣食住行用。

就拿魯迅來,如若當年他不是出身與大富之家,從就擁有最好的學習條件,去學習知識,再加上之後赴日留學增長見聞的話,怎麼會有他之後在中國文壇上的不朽成就呢?”

段玉衡雖然隻是個本科畢業,大學的專業也不是文學,但是對於從就愛讀書的段玉衡而言,6老的話,也並不算艱澀難懂,段玉衡很快也就捕捉到了其中的重點,於是乎,才會如此道。

“魯迅是大富之家出生,這一點很多人都知道,但是後來,我看魯迅的文章,不是他後來家道中落,連給父親抓藥都要去當鋪當東西嗎?”

陳喆雖然沒有聽懂6老話中的意思,但是對於段玉衡的話,卻還是聽明白了,此時,才會出如此一問。

“嗬嗬,去當鋪當東西的先決條件,是有得當才行啊!”6老聽了段玉衡的話,也頗為認可,雖然段玉衡的話是在反駁自己的觀點,但是,6老不得不承認,段玉衡的話是有道理的,此時也就率先開口,替段玉衡向陳喆回答道,“魯迅一生,可以都是在很富有的條件下度過的。

魯迅年幼之時,生在紹興大富大貴之家,生活無憂之外,還有最好的受教育條件。

而所謂家道中落,也不過是魯迅的父親瀕臨去世,家庭環境偶有下滑,生活水平不複極盛之時,所出的無病**而已。

再了,魯迅所謂的‘家道中落’也不過隻是一時而已,在魯迅赴日留學歸來之後,他的生活則又開始走起了上坡路,他不僅擁有自己的雜誌和在當時而言很高的稿費之外,還享受著當時國民政府的津貼補助,那種生活,仍不是今日之你我平頭百姓,可與之比較的!”

“好家夥,敢情魯迅是個有錢有騷包的家夥啊!”

陳喆聽到6老的解釋,也忍不住笑著感歎道。

“不僅騷包,還未必是個什麼好東西。”

段玉衡端起茶杯,輕輕抿了一口,然後道。

其實,段玉衡的話,也不是無的放矢,魯迅年幼之時,生活闊綽,揮霍無度,卻從未想過幫助別人。而後,家裏生活條件開始下滑起,魯迅不僅沒有像他的哥哥周作人,以及他的弟弟周建人一般,去努力工作,扛起家中的重擔,反而一到晚,持才自傲,怨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