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楓通過《馭獸真經》知道了那個小袋子原來叫“馭靈袋”,是專門用來裝靈獸的袋子。
馭靈袋和儲物袋不同,馭靈袋與外界是靈氣想通的,所以袋中的靈獸可以不斷吸收外界靈氣,此袋隻是一個裝乘的物具。
儲物袋不同,一旦封口,就和外界斷絕了聯係,袋中靈氣不會泄露,外界靈氣也不能進入袋中。
而靈獸一旦進入儲物袋,時間一長,就會因為靈氣匱乏而憋死,所以儲物袋和馭靈袋是不能混用的。
時間一到,白虎果然恢複了神智,它剛一恢複神智,立刻就想攻擊陳楓,但是竟然發現自己氣息虛弱,而對麵人類修士卻靈力充沛,自己根本不是人家對手,立馬掉頭跑了。
陳楓也沒有追趕,他不是個嗜殺之人,白虎既然不會威脅到他,他也不會濫殺無辜。
在陳楓看來,人類修士和靈獸都有各自存在的道理,自己或許會幹出殺妖取丹之事,但也緊緊是為了修煉需要,如果一度的嗜殺成癮,反倒會影響自己的心境。
陳楓進入修真界也有些日子了,對心境和進階渡劫之說也有了些了解和認識,一個人的行為處事如果符合自己的心性,他的心境就會比較穩定,反之如果逆著自己心性做事,心中就會出現不安,心境平穩就會被打亂。
而心境是否平穩對於進階渡劫突破瓶頸十分關鍵,平穩的心境不會讓心魔有機可乘,被心魔入侵的幾率會小很多,渡過心魔幻境的成功率也比較高。
而心境不穩之人,處於幻境之中時,就會被心魔找到虛弱點,趁機而入,將你心境之中的虛弱點無限放大,讓你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最是凶險萬分。
所以修士處事一般都由著自己的心性來,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行事凶殘狠毒,卻依然能夠安全渡劫,進階高級修士,而有的人對人和善,也沒少做行善之事,卻渡劫失敗,重入輪回。
因為前者本性就是一個凶殘之人,如果壓住本性,做那行善的正人君子反倒會影響心境,反而不如按著本性做一個凶邪之人。
而後者可能本性並不是個良善之人,他做的那些事也許隻是為了掩飾自己本來的麵目,背地裏不知做了多少壞事,如此介於善惡之間,心中難免會有愧疚和遺憾,一旦心魔抓住這點,立刻會魔火焚身,下場也可想而知。
至於陳楓,本性不壞,雖然說不上是個以救助天下為己任的大聖人,但也不是個濫殺無辜、嗜血成狂的邪惡之徒,他看到不平事,心中或許有不忍,但絕不是立刻會頭腦發熱,衝上去見義勇為的俠義之輩。
但是如果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他也不介意幫上一把,但前提是自己不會有危險。
所以當白虎逃走之時,陳楓按自己的本性,沒有殺它,而是讓它自行離去。
但日後如果白虎對自己形成了威脅,陳楓也會毫不猶豫的消滅它。
一把火將馭獸穀的黃衣修士燒成灰燼後,陳楓立刻離開了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