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經略南陽 四十三 桐柏衛所(1 / 2)

另一個百戶所也好不到哪裏去,軍戶逃掉了近一半,剩下的都是沒法逃的,以老弱病殘居多,整個衛所就是一垃圾場。不,那個百戶所更加糟糕,鄧通這邊雖然不像話,但好歹鄧通還願意花點心思去種田,那邊那位百戶呢?心思完全用在克扣軍戶們那點少得可憐的糧餉上了,對種田什麼的根本就沒興趣,都不知道跑到哪裏享受去了。楊夢龍實在沒有心情在這邊停留太久,了解了一些情況之後,便對鄧通說:“既然那個混蛋沒心思幹,就別幹了,回頭我就給劉都司寫信,讓劉都司撤了他,你先辛苦一下,把這兩個衛所管起來,回頭我讓人送三十石糧食過來給你們,這些糧食應該夠你們吃一陣子了……你們的莊稼是沒指望了,這樣吧,等到收割麥子的時候你們到舞陽那邊幫忙,割完了之後我再分你位點糧食,忙過這一陣子,我們再重新把軍田規劃一下,把生產搞起來。”

鄧通大喜過望:“多謝大人,多謝大人!”

楊夢龍不再多說,派一個人回千戶所通知李百戶送三十石糧食過來,自己則又騎上戰馬,奔向桐柏縣。一路上所見,盡是田園荒蕪、和麥焦枯的慘狀,令他心頭發堵,要知道在二十一世紀,泌陽可是河南著名的小麥產地,一百三十多萬畝良田,每年出產的優質小麥多達數十萬噸,而現在,那些良田幾乎變成了荒草的世界,河流也幹涸了。有幾條河還有水,不過水是流不到軍田來的,因為有人在上遊築起了堤壩,把河流給截斷了,沒有水,軍田的莊稼隻能枯萎了。

楊夢龍指著雜草瘋長的田埂歎了一口氣,說:“多好的良田啊,就這樣荒蕪了,守著這麼多良田卻沒飯吃,真是造孽!”

許弓說:“這賊老天專門跟我們作對,死活不肯下一場大雨,冬天也不肯下大雪,沒有雨莊稼活不成,沒有雪莊稼收成差,再好的田也沒用。”

“瑞雪兆豐年”,說的是如果今年下大雪,明年的莊稼就能得到一個好收成,這是因為雪水會給莊稼帶來難得的養份,並且凍死一部份害蟲的卵,確保農作物能獲得豐收。在阿富汗有句諺語,是“不怕金被盜,隻怕冬無雪”,意思是黃金被偷了都沒什麼大不了的,要是冬天不下雪,問題就大了,明年糧食要歉收了。把雪看得比黃金還要重要,雪對於農民的意思就可想而知了。

楊夢龍自信的說:“隻要有足夠的水,冬天下不下雪我都有辦法獲得豐收!”

戰馬一路飛馳,把楊夢龍他們帶到了桐柏縣。

桐柏縣原名複陽縣,位於河南省東南部,南陽盆地東緣、桐柏山腹地、豫鄂交界處,東鄰信陽,南界湖北省隨州、棗陽兩市,北鄰泌陽、確山二縣,西接唐河縣。有“宛東咽喉”、“信西屏障”之稱。桐柏縣境內多山,大大小小的山峰多達八百多座,丘崗七百多條,形成大麵積的淺山和丘陵地帶,還有五十七條河流,淮河的源頭就在這裏。這是一塊寶地,礦產資源極為豐富,人均礦產資源占有量是全國的十四倍,有著全國數一數二的露天銀礦和金礦,還有一個亞洲第一、世界第二的超大型堿礦。當然了,堿礦什麼的楊夢龍現在還用不著,倒是藏在桐柏山中的金礦、銀礦、銅礦、錳礦、磷礦等資源,卻是他急需的,特別是磷礦,必須搞到手,不然就別想發展了。

一路過去,楊夢龍發現桐柏縣的情況要比泌陽那邊好一些,畢竟這邊水資源要比泌陽豐富得多,灌溉還不成問題。問題是桐柏縣這邊山太多了,地理位置偏僻,老百姓都不怎麼願意在這裏定居,因此人口稀少,整個縣的人口還不到三萬人,進了山區,走上十幾裏路都碰不到一戶人家。楊夢龍還留意到,一些地主都用又高又厚的圍牆將自己的家圍起來,圍牆上甚至有垛口,有射孔,還有望樓,上麵長期有人值班。顯然這邊的治安確實很成問題,地主們不得不依山築壘,平地建塢,以對付下山搶劫的土匪。這還算客氣的,楊夢龍甚至看到了好幾座山寨,至於是地主建起來的防禦設施還是土匪山大王的老窩,或者是兩者兼並,就不得而知了。他越看越納悶,看到有一老農扛著鋤頭路邊,幹脆跳下馬,拉住對方,拱手行禮,說:“老丈,我是外地來的刀客,初到貴地,發現貴地真是風景如畫啊,走在路上,就跟走在畫卷裏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