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經略南陽 八十七 茶馬交易(1 / 2)

店小二瞅著這幾個蒙古人身上那破舊的皮襖,說:“我們的酒可不便宜,十斤,你們有那麼多錢嗎?”

多桑甕聲甕氣的說:“錢我們沒有多少,但門口有幾匹馬,都是非常好的戰馬,你可以牽一匹去抵酒錢!”

店小二叫:“你成心耍我們的是吧?我們要戰馬幹嘛?要頭騾子它還能拉大車,要戰馬什麼用都沒有,還得用精料喂著,這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嘛!”

多桑掏了掏口袋,估計是在數口袋裏的銅錢,麵色發苦……看來他真的拿不出買下十斤烈酒的錢。沒辦法,像這種戰亂頻繁的地方物資匱乏,什麼東西都貴,像酒這種人人都喜歡,還得消耗大量糧食的東東,自然是貴得離譜了。本來一匹戰馬換幾百斤酒是沒問題的,問題是戰馬對老百姓沒什麼用,還不如騾子好使,店小二自然不幹。

幾名蒙古漢子麵麵相覷,鬱悶得不行。都說借酒消愁愁更愁,他們都還沒喝呢就愁眉苦臉了。

楊夢龍叫:“夥計,給他們打十斤好酒,不許摻水,還要切上十斤好肉,錢算我的。”

店小二一聽,大喜過望,應了一聲:“好好好,等著哎!”歡歡喜喜的跑下去打酒了。那幾個蒙古漢子也是大喜過望,多桑離席上前躬身行禮,說:“這位好漢,多謝你的慷慨,我們一定會報答你的友誼的!”

楊夢龍說:“不用那麼客氣,看得出你們都是響當當的漢子,好漢子不應該喝不上酒的……對了,你們是哪個部落的,怎麼淪落到要賣馬的地步了?”

一提起這個,多桑就鬱悶得想殺人,一屁股坐在楊夢龍對麵,長長的歎了一口氣,說:“不瞞你說,我們是瓦刺人,一個小部落……我們部落的名字翻譯成你們漢語,就是‘駱駝’的意思。今年我們部落響應建州大汗的號召,出動了三百名青壯參與了對明國的戰爭,結果幾仗下來,那三百名青壯戰死了一大半!女真人欺負我們弱小,也不肯給我們補償。我們部落的日子原本就不好過,死了這麼多人,就更難過了,放牧還好,幾歲大的娃娃都能放羊,但是割草曬糞餅之類的重活就不行了,女人和老人幹不動這些活,眼看就要下雪了,儲存起來的草料也沒多少,肯定不夠這麼多牲口吃的,額吉愁得頭發都白了,隻好忍痛賣掉一些戰馬。”

徐猛甕聲甕氣的說:“你們活該!誰叫你們助紂為虐,幫著建奴攻打我們的?”

楊夢龍喝:“不說話沒人當你是啞巴!”衝多桑一笑,說:“這家夥腦子不大靈光,莫怪,莫怪。”

多桑苦笑一聲,不說話。

在一般人看來,塞外放牧的生活是這樣的:清澈的河流,青翠欲滴的牧場,珍珠般的海泡子,藍藍的天空,還有熱情奔放的小夥子,能歌善舞的姑娘……怎麼樣,不錯吧?然而,現實頗為殘酷,遊牧民族生存之艱難,比起農耕民族來遠有過之。首先是他們所在的位置不對,都處於高寒緯度,到了冬天零下三四十度是家常便飯,一出帳蓬就會被活活凍死;其次是遊牧的產出比例遠比農耕的要低,如果不考慮賦稅,一個農民耕八畝地就能吃飽肚子了,而牧民呢?八畝草場還不夠塞牙縫。再次,資源匱乏。像布匹、鹽、鐵、茶葉等等這些看似很普通的東西,對他們來說都是稀有資源,可遇而不可求。蒙古高原並不缺乏鐵礦,但是由於技術落後,人口稀少,蒙古人根本沒有能力開采這些資源,以至於到了明代,一些部落仍在使用骨製或者石製的箭鏃。至於缺鹽就不用我說了吧?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著半個月不吃鹽,你就知道沒有鹽是多痛苦的一件事了。當然,最最可怕的還是內耗,那些占有絕對優勢的大部落是不會坐視小部落發展起來的,當一個小部落的人口超過兩萬後,大部落就會派人過來給他們兩個選擇:是加入我們部落,還是戰爭?不管選擇哪一樣都不是什麼好事,一個個原本欣欣向榮的部落就這樣消失了,消失得無影無蹤,仿佛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由此可見,塞外放牧一點都不浪漫,自駕遊的時候玩玩還可以,真把這個當成終生製職業你就慘了。這個名為“布爾津”的小部落比較倒黴,跟隨後金入侵明朝,死傷慘重不說還遭遇了惡意欠薪,整個部落一下子被逼到了生死關頭了,不得不把精心飼養的戰馬拿出來賣……楊夢龍在心裏狠狠的鄙視了一把皇太極,你丫這是拖欠農民工工資啊,真是太沒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