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經略南陽 九十三 痛毆地頭蛇(下)(1 / 2)

伯顏小王子並沒有加入衝鋒的行列。

倒不是他不想,實在是他的身份過於尊貴,沒人敢讓他去冒這個險,因此他隻好很委屈的駐馬在一個十幾丈高的土丘上,無聊的看著他的騎兵衝上去砍殺敵人。

然後他就看到了一輪屠殺。

那批明軍士兵冷靜得可怕,根本就沒有挾雷裹風衝過來的喀爾喀部騎兵當回事,隻顧著按照那個娃娃臉的命令反複的裝填弩箭,射擊,弩箭密似飛蝗,那個娃娃臉每一聲喝令,都是一輪齊射,轉瞬之間已經射了三輪,喀爾喀部騎兵已經死傷一地了!他險些驚掉了下巴,叫:“這……這是什麼打法?我怎麼從來都沒有聽說過這樣的打法?”

親衛們也納悶的搖頭,他們同樣沒有見過這樣的打法。年長的親衛隊隊長安慰小王子:“放心吧,我們已經進入騎弓射程了,漢狗快不行了!這幫漢狗遠遠的放箭倒還像點樣子,一旦他們當中出現傷亡,立刻就會崩潰!”

伯顏小王子毫不懷疑,因為他從小到大,聽到的都是漢人的富裕,漢人的懦弱,以蒙古人的剽悍,要擊敗他們簡直易如反掌,缺什麼直接跑到漢人的地盤去搶就是了……聽得多了,也就當真了。現在他的騎兵距離那支明軍隻剩下六十步,再往前一點點就可以放箭了,哼哼,憑他們草原漢子的強弓快馬,要擊垮這些懦弱的漢人,還不是很輕鬆的事情?

隻是自信滿滿的小王子並不知道,過去兩千多年裏,所謂“懦弱”的漢人一直是草原漢子的克星,一百年裏有九十九年是漢家戰士長歌出關,將他們攆得雞飛狗跳,欲哭無淚,隻要中央王朝朝政清平,所謂的“強弓快馬”在漢家戰士的森然布列的弩陣之前,簡直就是個笑話!“陣列不戰”,短短四個字,是遊牧民族付出了何等慘痛的代價之後才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啊,成吉思汗和忽必烈的輝煌已經讓遊牧民族飄飄然了幾百年,他們已經忘記了這條鐵律。當然,這不能怪他們,因為絕大多數的遊牧民族都沒有文字,沒有文字,自然也就不會有史書之類的東東傳承下來了,選擇性遺忘了一些東西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為二十一世紀有愛心有良知的大好青年,楊夢龍覺得自己很有責任幫他們補補課,來一次憶苦思甜。

一排利箭亂紛紛的破空而來,落在陣前,蒙古騎兵放箭了,其中一支就落在楊夢龍腳邊,準頭太差了,離他都還有至少一米遠。楊夢龍衝那支箭吐了一口口水,望著彎弓搭箭的蒙古騎兵,輕蔑的說:“奔射麼?有個屁用!預備————”

確實是沒屁用,騎弓的射程本身就比步弓要短,弓力要差很多,殺傷力自然也差得遠了。一名射手在地上能開三石強弓,到了馬背上,能開一石五鬥弓就算了不起了,因為在顛簸的馬背上,發力終究是大受影響,不把騎弓做得軟一些沒法用。奔射這一招如果是用來襲擾,確實讓人頭疼,尤其是步兵在行軍的時候,那些倏來忽去的輕騎和沒完沒了的冷箭簡直讓人發瘋,往往還沒等正式開打,這種沒完沒了的撕咬便讓步兵崩潰了,但是麵對已經布列完畢的弩陣,拿最大射程六十步的騎弓跟最大射程兩百步的強弩對射……我數學雖然不大好,但是也知道肯定是要出人命的!正如楊夢龍所說,有個屁用,這一輪箭雨看似密集,卻僅僅是射傷了幾名士兵而已。反倒是楊夢龍一聲大喝,第四輪弩箭傾泄而出,由於距離拉得近了,可謂殺傷力倍增,那些縱聲長嘯放箭的喀爾喀部騎兵連人帶馬被射成了刺蝟,整個前排的騎兵幾乎被一掃而空。蒙古人很窮,哪怕是作為大部的喀爾喀部,也沒幾個人穿得起鐵甲,頂多隻能穿副皮甲而已,射起來可謂輕鬆愉快。

這一次,喀爾喀部騎兵都露出了一絲恐懼。這一路過來他們雖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死傷了多少人,但是這一排排整齊而精準的齊射帶給他們的心理壓力實在太大了,誰也不知道下一次會輪到誰!他們射出去的箭比蝗蟲還密,可對方卻巋然不動,隻顧著裝箭,瞄準,似乎根本不知道畏懼為何物,碰到這樣的對手,你怕不怕?反正他們怕,他們的勇武是用來對付手無寸鐵的漢人農民和女子的,不是拿來跟這些職業屠夫麵對麵的廝殺的!海螺號連連吹響,每一名十夫長都麵容扭曲,咆哮:“射死他們!射死他們!”箭袋裏的箭不要錢似的猛射出去,衝涮著舞陽衛的陣列,轉眼之間每一名舞陽衛的士兵身前身後都七扭八歪的插滿了箭支,跟雜草似的。箭雨中不斷有人倒下,可是活著的連看都不看一眼,繼續裝填!而裝好了弩箭的也不發射,就這麼冷冷的盯著他們,就像在看一群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