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浴血大淩河 三十八 強弩(1 / 3)

以柘木為主,輔以牛角,中間還夾了薄薄一片彈性極佳的鋼片製成四尺三寸長的弓臂反曲成駝峰狀以獲得最強的彈力,上好的牛筋在弓臂上纏了一層又一層,最後將弓臂勒緊,沒有足夠的力氣,根本就拉不動。這樣的弦不是一條,而是兩條,算是雙保險了。箭槽打磨得極為光滑,還上了漆,就算蒼蠅落下去也要摔個筋鬥,箭槽的盡頭則是望山,用精鐵製成的望山為射士的精確射擊提供了可能。望山下麵自然就是結構複雜的機括了,絞上弦,裝上弩箭之後,扣動機括,致命的弩箭便會以每秒鍾一百餘米的初速暴射而出,洞穿鎧甲,撕裂血肉,無情的收割生命。它的關鍵部件都是用鋼鐵製成,看上去並不養眼,卻是一件最為符合暴力美學的作品,楊夢龍翻來覆去的看,愛不釋手,嘖嘖稱讚個不停,就算是大美女站在他麵前他都沒有這麼專注,看得筱雨芳都有點吃醋了!

一大圈良工巧匠圍著他,七嘴八舌的向他介紹著這具強弩的優點:“此弩的射程可達二百八十步之遠,六七十步內可透重鎧,中者輒倒……關鍵處大量使用鋼鐵,以鉚釘聯接,極為緊構可靠,就算將它重重扔到地上也不會損壞……”總而言之,最核心的內容就一句:我幹得非常出色,獎勵我吧!

楊夢龍試著跟弓弦較量:“它的射程是多少?”

一位來自京城的製弩工匠說:“二百八十步,隻遠不近!”

二百八十步,已經超過了北宋的神臂弓了。宋代初期的神臂弓射程達到恐怖的三百五十步,後來為了降低成本,縮短製造周期,簡化了一些工序,射程降低到二百四十步,不過仍然是驚人的射程,它是中世紀最為致命的單兵遠程攻擊武器,更是遊牧民族的噩夢。由於資料的缺失,現代已經無法還原這一中世紀戰爭傑作了。不過,現在離南宋滅亡不過三百年,很多東西還是延續了下來,來自五湖四海的製弩名匠集思廣益,居然弄出了射得比神臂弓還遠的弩,真是意外之喜。筱雨芳一臉茫然,她隻知道舞陽衛在搞一件秘密武器,已經砸進去了很多錢,但是她對這件武器卻沒有半點概念。但楊夢龍心裏卻樂開了花,乖乖,二百八十步的射程喲,換算過來就是四百二十米了!對於那些身披皮甲的輕騎兵而言,兩百步就是死線了,在他們衝過這道死線的時候,必須承受七八輪疾風驟雨式的射擊,哼哼,隻怕還沒有衝到舞陽衛的方陣麵前,就已經屍橫遍野了吧!更別提等衝進騎弓的有效射程之內後,還有射速超快的擎電銃在恭候他們的大駕……

為了證實這弩是不是真的有這麼強,楊夢龍帶了三具樣品,在眾人的陪同下來到弩兵訓練場。這是一片很大的開闊地,用來測試強弩的射程,那是再合適不過了。他隨手拿了一具,用腳蹬著弓臂下的三角形鐵環,用鐵鉤子鉤住弓弦,腰腿同時發力,一拉就將弦拉出三十厘米左右,掛上了勾牙,然後端平。薛思明取出一支裝有點燃的狼糞的弩箭裝上,楊夢龍將弩機斜斜揚起,然後扣動板機,隻聽到“噔”的一聲金屬顫響,長達一尺的弩箭挾著刺耳的呼嘯聲暴射而出,隻一閃就不見了,楊夢龍上身向後微微一仰,暗說:“這玩意的後坐力還真不是蓋的!”弩箭上的狼糞在散發著顯眼的煙霧,走近了很容易找得到,不過他並沒有急著去找,而是繼續踏機上弦,三具強弩輪番射擊,一口氣射了十幾箭,然後甩著有些發麻的手,過去尋找弩箭,測量距離。

還在冒著煙的弩箭很快就找到了,測量的結果是,十六支箭裏有十一支射出了二百八十步,有三支射出二百九十步,還有兩支差了六七步,不滿二百八十步。結果表明,這種強弩的射程確實達到了二百八十步,這是一件致命的殺人利器!

楊夢龍大為滿意,笑著說:“不錯,不錯,射程足夠了,就是不知道精度如何?”掄了掄手臂,又射開了。這回他射的是九十米外的靶子,結果讓他很滿意,十箭有九箭是釘在八環的,看來這弩不光射得遠,還射得很準。筱雨芳看他射得熱鬧,也讓人幫忙絞好弦,學著楊夢龍的樣子端平弩機射了一箭,結果在弩箭射出之後,她發出一聲尖叫,被後坐力撞得連連後退,要不是楊夢龍扶得快,沒準她要摔上一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