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夢龍真心不打算繼續往北方發展,洛陽已經是他的底線了。
就他所知,在接下來的幾十年,北方的天災一年比一年嚴重,水災旱災蝗災接連不斷,一年比一年冷,農作物大量減產是必然的,這種惡劣的氣候一直持續到清初————清朝初期的天災同樣極為頻繁。再者,中原是四戰之地,頻繁的天災加上繁重的賦稅導致中原地區流民蜂起,一粒火星就會燃起燎原烽火,將一切秩序化為灰燼,張獻忠、李自成轉戰西北的時候讓官兵攆得滿世界的跑,進入中原之後反過來攆得官兵滿世界的跑,李自成被打得最慘的時候隻剩下十幾名親信,然而,當官兵放鬆了對他的圍剿之後,他帶著這十幾名親信下山,短短一年又拉起了幾十萬大軍,這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繼續往中原發展,天時地利人和俱無,到頭來隻會弄得自己焦頭爛額。
楊夢龍理想的發展方向是江漢平原。江漢平原,即漢水與長江衝積而成的平原,平均海拔隻有區區二十七米,是中國海拔最低的平原之一。這片平原麵積足有四萬餘平方公裏,土地肥沃,河流湖泊密布,水力資源極為充沛,對於發展工業來說,這是至關重要的。宜昌一帶還有豐富的磷礦,可以從那裏得到非常充足的肥料,同時還有長江直通大海,生產出來的貨物可以通過長江源源不斷的運往紙醉金迷的江南,這比陸地運輸要高效快捷得多。南陽的鹽和鐵,湖北的糧食和磷礦,還有水力,發展工業、農業所需的一切這裏都齊備了,而且江漢平原比起中原來也容易防守得多,隻要小心一點,別讓張獻忠、左良玉之流竄進來就萬事大吉。最為重要的是,即便最後滿清還是按照曆史發展的那樣入主中原,他也可以以江漢平原為基地,以南陽為橋頭堡北伐————這是最為有利的戰略態勢,退可以在襄樊死死頂住清軍的進攻,進可以經南陽、穎川兵出河洛,直指中原,自兩晉之後,退守南方的漢族政權都是沿著這條路線北伐的,而且每一次都顯示出極為強勁的反攻勢頭,反倒是來自北方的遊牧民族想沿著這條路線南征卻難過登天,襄樊會像一道鬼門關似的死死地擋在他們麵前。強橫如元朝,調集了來自大半個歐亞大陸的精兵強將,還有無數諸如回回炮、噴油車之類的重型裝備,也苦戰了五十多年才算是拿下了這道防線,滅掉了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放著如此有利的態勢不用,一門心思往中原發展,那才是腦子被門夾了!
方逸之哪裏知道這個二貨這些花花心思,聽到楊夢龍對洛陽興趣不大,他反倒暗暗鬆了一口氣,高高興興的告辭了。朱聿鍵明顯還有話要說,但是看到楊夢龍一個勁的打嗬欠,一副快要睡著了的樣子,他隻好把話咽回肚子裏,跟著方逸之走了。楊夢龍笑眯眯的將他們送走,隻是人家還沒來得及說一聲“請留步”,他便把門關上了,一邊抱怨一邊往自家臥室跑:“真可惡,大年三十的也上門蹭飯蹭到深更半夜,還讓不讓人睡覺了!”
鑽進被窩裏,本來筱雨芳已經睡著了的,由於他上床的動靜太大,又給吵醒了,睜開眼睛,笑著問:“都談好了?”
楊夢龍直打哈欠:“哪有那麼容易,隻能說是談出個框架來了……唉,從今年起,我們怕是得搬到南陽去了。”
筱雨度微笑:“那你就搬過去唄,你是要做大事的人,不能老是窩在舞陽這麼個小地方。”
楊夢龍握住她的柔荑,說:“你跟我一起搬過去。”
筱雨芳說:“我就不搬過去了,我覺得這裏挺好的,一切都那麼熟悉,最重要的是,這裏有一大群孩子等著我去教他們讀書識字呢。”
楊夢龍一怔:“你那麼喜歡孩子啊?”
筱雨芳說:“誰不喜歡孩子?”
楊夢龍嘿嘿一笑:“那我們就努力造幾個吧。”
筱雨芳臉頓時紅成個大柿子,啐了一聲:“有你這樣說話的嗎!?”
楊夢龍笑得越發的邪惡:“好好好,不說,不說了,君子動手不動口!”
……
君子動手不動口的結果就是兩個都累得癱在床上,連動根手指頭的力氣都沒有了。楊夢龍誇張的喘息著,咕噥:“累死我了,累死我了!”筱雨芳哭笑不得,這家夥,什麼時候都不忘耍寶!在外麵,她能把楊夢龍治得服服貼貼,在他胡鬧的時候臉一繃,頗具殺傷力,他馬上就老實下來了,但是到了床第之上,她就變成了柔弱的小綿羊,而他則變成了凶猛的小獅子,她別說還手,連招架之力都沒有。最絕的是每次歡愛之後,這家夥總是嚷嚷累死他了,一副要死的樣子,真叫人啼笑皆非。嚷歸嚷,他的手還是不老實,在她豐腴的胸部遊來遊去,她不得不抓住他的爪子,喘聲說:“別鬧了,跟你說個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