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河洛風雷 二十五 吐血如箭(1 / 2)

子曾經曰過:“一年之計在於春!”

子還曾經曰過:“生命在於運動,生活在於折騰,死活在於是否瞎折騰!”

按照聖人(也就是區區在下本人小弟我了)的教誨,新的一年到了,該開始折騰了,不管是國家還是個人,都不能免俗。帝國中樞早早就開始折騰,平定登萊叛亂,剿滅流寇,忙得不亦樂乎。剿滅流寇的事情,有洪承疇、曹文詔這些猛人在抓,攆得流寇沒命的跑,現在陝西、甘肅、寧夏三省的流寇已經被剿得差不多了,但是山西成了重災區,幾十萬流寇將山西當成了根據地,發起一次次反圍剿,跟官兵殺得血流成河,山西巡撫叫苦連天!至於登萊叛亂,朝廷一方麵希望盡快平定,另一方麵又希望能夠兵不血刃,直到現在仍在剿與撫之間搖擺不定,直接後果就是登萊叛亂越鬧越凶,幾不可製。

楊夢龍也開始折騰了,他早早的給工匠們下達了任務。工匠們拿出了研製三百五十步強弩的計劃,被他給否決了,槍炮取代弓弩是曆史趨勢,逆潮流而行是不會有好果子吃的,這個他比誰都清楚。楊夢龍是無法忍受現在的火槍和火炮那渣到極點的精確度和射程,還有慢得要死的射速,才扔掉了這些垃圾,重新裝備弓弩,如果火槍的有效射程能夠達到一百米,一分鍾能發射三發子彈,鬼才用弓弩啊!

一位仁兄搞出來的銃車也讓他給斃掉了。銃車本來是他一拍腦殼的產物,將四十支槍管安裝在一輛戰車上,按順序排列,臨敵時多輛銃車同時開火,火力稠密,十分壯觀,可是在充份認識到鑽槍管的難度之後,楊夢龍對這玩意兒的興趣大減,算了,有這功夫還不如多造幾支掣電銃呢!

造炮計劃……殺無赦!鬼才稀罕那死重死重,有效射程不過三百米的銅疙瘩!

“你們現在的任務就是想辦法給我弄一根口徑足夠大的、沒有任何縫隙的、經得起一定膛壓考驗的炮管出來。”楊夢龍根據工匠們的特長,成立了火槍研究小組、火炮研究小組、子彈研究小組、炮彈研究小組、火箭炮研究小組、地雷研究小組……現在他正在給火炮研究小組下達命令,“這根炮管口徑一定要大,可以是三寸,也可以是四寸,你們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最容易完成的去搞吧。它的重量不能太大,必須控製在一百斤以內,太重就沒意義了,而且必須能夠承受高溫,要經得起連續發射所帶來的高溫的考驗,不能脹大,否則會出人命的!”

火炮研究組的組長傻了眼:“口徑三寸或者四寸,重量卻必須控製在一百斤以內,這……這叫我們怎麼搞?”

楊夢龍說:“隨便你們怎麼搞,我知道這不是一個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任務,我會給你們充足的經費,同時調一些冶金大師過來配合你們研究,你們可以一個法子一個法子的試,怎麼輕巧怎麼搞,怎麼結實怎麼搞,十年內給我搞出來就行了!”

組長苦笑:“十年?我看二十年都不一定能夠搞出來!”

楊夢龍說:“搞不出來的有花生米送!”

組長渾身一哆嗦,頓時像打了雞血似的鬥誌昂揚,自信滿滿,二話不說,馬上組織人手按照楊夢龍那坑爹的要求開始研究……

接下來該輪到火箭炮研究小組倒黴了:

“你們的任務就是先把這種火箭給我搞出來。”楊二貨指著圖紙,一本正經的說。

火箭炮研究小組實力雄厚,僅僅參與過設計、改造火箭的工匠就多達十幾位,火箭這玩意兒對他們來說,那是再熟悉不地了。但是看到楊夢龍用炭筆劃出來的火箭圖形,他們都傻了眼:這玩意兒一大特色就是又粗又長……相對於他們所熟悉的那些火箭而言,它是一個個長達一米的圓柱體,有一個圓錐形的彈頭,腰部和尾部還各自有四片翼片,可能是起到跟箭羽一樣的作用吧。最絕的是,它的火藥還不是綁上去的,而是直接裝填在彈體內部,尾部留有噴嘴,看樣子是供火藥燃燒時所產生的高溫氣體噴發的。大家麵麵相覷,這玩意是火箭?這是什麼活見鬼的火箭!

楊夢龍可不管他們怎麼看,他隻管下達命令:“這個蛋蛋的彈體必須是金屬製成的,要盡可能的輕薄,還要結實。彈體內部分兩層,一層裝填發射藥,一層裝填高爆炸藥————在彈頭裝填不少於兩斤火藥,爆炸一定要充份,將整個彈體炸碎,產生足夠的彈片殺傷敵軍……嗯,看到這些翼片了沒有?就是起到穩定作用,確保炮彈能夠準確命中目標的。至於射程……如果我把標準定得太高,可能有點為難你們,這樣吧,先將射程定在六裏,有效射程兩裏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