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炸藥,當然離不開硝酸,沒有硝酸,黃色火藥也就無從談起了。悲催的是,現在全世界都不具備大量製造硝酸的能力,那可憐巴巴的一點都是從實驗室裏製備的,成本高昂得不像話,沒辦法,全世界都還不知道這玩意兒有什麼用嘛。楊夢龍知道它有什麼用,也知道該怎麼生產,可是,硝酸的生產難度比起硫酸來可不是大了一點點,光是貯存、運輸這兩條就足夠讓他一個頭兩個大了。同時,他也不知道生產硝酸該使用哪些設備————總不能向古代的煉丹士學習,做出一個個大得不像話的煉丹爐,然後將硫酸和純硝放進去煉吧?那成本還不得嚇死人啊!
唉,頭疼!
在楊夢龍頭疼得厲害的時候,所有人都忙活開來了。過完年了嘛,天氣都漸漸轉暖了,麥田裏吐出一絲絲綠意,山上的樹木那光禿禿的枝條也冒出了一簌簌鵝黃的嫩芽,該幹活了。軍戶們開始引水溉田,這時小麥返青,最需要水了,萬萬怠慢不得。春雨遲遲不到,水貴如油,不過軍戶們並不發愁,他們放下水車的機閘,水車轆轆轉動,將甘冽的河水提上岸,沿著水泥建造的溝渠歡快的朝著幹渴的麥田奔湧而去。在地勢較高的地方,軍戶們扳動著吸筒溉井的手柄,井水從筒口中噴湧而出……總之,經過兩年的努力,舞陽、泌陽兩個縣的軍田已經擁有很完整的灌溉係統,並不畏懼幹旱。而其他幾個千戶所的情況則要差一點,灌溉係統沒這麼完善,於是,在舞陽和泌陽淘汰下來的竹渠出現在了那些縣,縱橫交錯於田野之間,水車轉動,河水沿著竹渠嘩啦啦的奔向麥田。
鹽田也開工了,而且工人明顯多了很多……過去一年裏,有不少自貢鹽工聞訊跑過來,想在舞陽這邊混口飯吃。他們在鹽田上一口氣打出了二十多口井,在春寒中,大群精壯的漢子赤著上衣,喊著號子,吃力的踩動著原始的頓鑽機,一下一下的往大地深處鑽。他們挖了整整一年,什麼都沒有挖出來,而楊夢龍該給他們的工錢衣食一分不少,這讓這些淳樸的鹽工心裏有些過意不去,一門心思想盡快打出囟水來,不要一天到晚白白吃人家的飯。但是想打出一口鹽井又談何容易,至少要打一千米深呢!打歪了必須及時修正,如何將深處的泥漿、碎石清理上來也是一大難題,總之這是一項艱苦的工程。
楊琛從一堆剛剛清理上來的新土堆裏拿起一小撮送進嘴裏吸吮了一下,品味良久,吐掉,憤憤的罵了一句:“格老子的,這底下肯定有鹽礦!給我挖!拚著將地底挖穿,我就不信挖不出來!”
有經驗的老鹽工同樣拿了一點泥土送進嘴裏,然後得出同樣的結論。他們世世代代都是幹這個的,一代代的心傳口授,身體力行,哪裏有鹽哪裏沒鹽,他們隻要嚐一嚐從地下深處挖出來的泥土就全知道了。現在他們已經往下挖了四百多米,有幾口井挖出來的泥土曬幹之後出現了少量的鹽晶體顆粒,這說明地下真的有鹽,隻是還沒有挖到而已。為了婆娘娃娃能過上好日子,挖,往死裏挖,就算是將大地挖個對穿,也要將那該死的鹽礦給挖出來!
礦工們同樣開工了。他們的隊伍一直在壯大,舞陽鐵礦山裏的磷礦、鐵礦、黃鐵礦、錳礦,桐柏山裏的石灰石、磷礦、軟錳礦、煤礦,被源源不斷的開采出來,送到工廠中。值得一提的是,在開礦的過程中,他們越來越多的應用到顆粒火藥了,先往礦山打孔,裝入大量火藥,然後引爆,往往一次大爆炸會將小半個山頭給掀翻,開采效率成倍的提高。這些礦工大多都入了軍籍,現在他們的子女正背著漂亮的書包高高興興的走進校園,就衝這個,也值得他們下死力氣去幹,何況這項艱苦的工作報酬也比較高,一個人上礦山,養活全家都不成問題。
南陽技術學校處傳出了響亮的鞭炮聲,一群群孩子穿著統一的校服,背著統一配發的小書包,成群結隊的走進校園,走進各自的教室,開始上課————舞陽衛的衛學重新開張了,而且一出手就是大手筆。舞陽衛的軍戶已經多達一萬兩千多戶,而且還在持續增長,楊夢龍一視同仁,隻要是入了軍籍,孩子都可以進學校讀書,這樣一來玩笑可開大了,呼啦啦一下子來了將近一萬個孩子,其中有不少還是十二三歲,明顯過了入學年齡的!楊夢龍看得眉頭大皺,想讓那些過了入學年齡的孩子回去,但是他們那渴望的眼神又讓他狠不下心來,最後歎了一口氣,揮揮手,進去吧,下不為例!好在去年程驥同樣捐錢建了一幢六層的教學樓,也多招了不少先生,否則現在教室肯定不夠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