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鬧了個大笑話,讓幾個青樓女子狠狠的調戲了一番,但是,好歹實現了零的突破,招到了一名水靈靈的女兵————年僅十七歲,青樓出身的王小曼,最重要的是及時糾正了部下的錯誤想法,打消了他們的顧慮,楊夢龍對這個成績還算滿意。他擦幹眼淚,挺起胸膛,帶著河洛新軍第一名女兵雄糾糾氣昂昂的返回舞陽大營,活像個得勝的將軍。
一進軍營,無數道目光比箭雨還要密集,以光速朝他們激射而來,不管是老兵還是新兵,都一臉賤兮兮的表情,盯著王小曼看,不管楊夢龍帶她到哪兒,周邊總會有一大堆人探頭探腦,像看怪物似的……沒辦法,軍營呆三年,母豬變貂嬋,一幫大老爺們天天呆在軍營裏,看來看去都是那麼幾張麵孔,除了訓練還是訓練,早就膩了,冷不丁的來了一個嬌小可愛的、笑起來甜甜的小美女,還不讓他們眼冒綠光啊?楊夢龍像攆小狗似的攆他們:“滾滾滾,瞧你們那德行,沒見過女人是吧?有多遠滾多遠!”去找軍需官幫王小曼要軍裝,結果發現他的軍隊裏隻有黑色軍裝,讓一個女孩子穿著一身黑衣似乎不怎麼養眼,他擺擺手,說:“倉庫裏還有三百多匹亞麻布,通通給我拿去染成別的顏色!”
軍需官問:“染成什麼顏色?”
楊夢龍說:“染成綠色,然後做成作訓服!”
軍需官問:“那她的軍服染什麼顏色?”
楊夢龍一瞪眼:“當然是白色了,笨蛋!”把兩雙靴子遞給王小曼:“暫時沒有合適你的軍裝,你先在軍營裏住下來,過些日子軍裝就會送過來,然後你可以進行訓練了!”
王小曼點了一下頭,沒有說話,事實上,她已經緊張得說不出話來了。
女兵可不能跟男兵住在一起,一陣兵荒馬亂之後,大家總算騰出了一幢四層高的小樓,足夠住下三百個人。又有熱心得過份的士兵主動幫忙掃地鋪床,將各種洗漱用具一一送上樓去,把一個房間收拾得整潔無比,然後像請公主一樣把王小曼請進去。就這樣,王小曼正式成了河洛新軍的第一名女兵。
有了第一個,自然會有第二個。兩天後,第二名女兵走進了軍營。這是一位來自四川自貢的川妹子,十九歲,叫楊辰月,是楊琛的女兒。這個川妹子原本呆在老家的,今年才過來投奔老爸,她對在地球身上打孔毫無興趣,得知河洛新軍要招女醫護兵,二話不說就過來參軍了,為此還跟楊琛狠狠的吵了一架,氣得楊琛揚言說要跟她斷絕關係。這是一名典型的川妹子,身材高挑,細腰長腿,臉蛋像一枚剝了殼的鵝卵,白皙瑩潤,兩腮泛著一抹淺淺的桃紅,很漂亮,快人快語,愛說愛笑,性子潑辣,被惹毛了撈到什麼家夥都敢往對方身上招呼,根本就不考慮後果。
陳雷那位傳說中月底就要成親了的未婚妻緊跟著進來了。這個中原女孩子沒有王小曼和楊辰月那麼漂亮,但很文靜,接物待人都挺溫和的,是個很好相處的女孩子。
蔣正不甘示弱,把自己妹妹、表妹、表妹的閨密一古腦的貢獻了出來。
經過一番艱苦的宣傳,終於,在六月下旬,河洛新軍中的女兵突破了二十大關————有二十一名了。這讓楊夢龍頗為沮喪,操他娘的,別人要招營妓,輕輕鬆鬆的就能招到好幾百,他想招點女醫護兵,怎麼就這麼難!他隻能自我安慰:好歹湊夠一支女子足球隊的陣容了!
女兵的加入給河洛新軍的軍營注入了一股新鮮的空氣。楊夢龍很認真的給這幫女兵指定了教官,對她們進行軍事訓練,每天都能看到這些女兵穿著筆挺的綠色軍裝,蹬著擦得鋥亮的皮靴,用清脆的聲音高喊著番號,舞刀弄棍,投擲標槍,弓弩射擊,每一樣都練得十分認真,毫不含糊。每次她們隨大部隊外出進行武裝越野長跑的時候,總能引來路人驚訝的目光:“這幫女孩子還真精神!”自宋朝以來,中國早已習慣了女性的纖瘦柔弱,猛的看到一群這麼生猛的妹子,還真不習慣。戚虎也發現有這群生猛的妹子在,他手下那幫渾小子訓練格外的賣力,似乎生怕被別人比下去,讓女孩子們看扁了,而哨兵在站崗的時候警惕性格外的高,整個軍隊的士氣特別高漲。發現還有這些好處之後,這個老頭也就不再反對招女兵了……訓練之餘看看這些女孩子訓練,逗她們說幾句話,聽她們講個段子,也是一種享受嘛。
最重要的是,開了個頭之後,願意來當兵的女孩子越來越多了。萬事開頭難,這話一點也沒錯!
當然,這樣一來,又招來了很多人的非議,都說讓一幫女孩子拋頭露麵,實在不像話。甚至有人寫文章說怪話,把河洛新軍的軍營說成了個大淫窩,說招那些女兵進去就是給河洛新軍當泄欲工具的,把河洛新軍將士們氣得火冒三丈,差點沒拔刀殺上門去劈了那幫嚼舌頭的王八蛋!楊夢龍對這些怪物不予理會,他要考慮的事情很多,沒心情理會那些小人。
南陽的經濟已經步上了快車道。南陽本來就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水路和陸路的交通都十分便利,土地也相當肥沃,礦產豐富,隻要打理得當,要變成富庶之地並非難事。現在南陽地區的灌溉係統得到了極大的改善,水車、水泥溝渠、灌井遍地開花,完全解決了灌溉用水的難題,再加上有大量的磷肥、骨粉、農家肥供應,糧食產量大幅提高,更別提還有土豆這麼個產量堪稱變態的東東了。可以預見,今年南陽的農業,不管是軍田還是普通農田,都將迎來一次難得的大豐收。而在經濟上,南陽也獲得了豐碩的成果,一個個大項目吸引著大量流民前來尋找就業機會,大量新奇的商品紛紛上市,五湖四海的客商聞風而來尋找商機。舞陽盛產的優質鋼鐵成了搶手貨,不少地方的官員親自出麵大量采購,罐頭在沿海地區直接脫銷————都讓海商給買去了。這年代在海上討生活是非常艱難的,海商所攜帶的淡水、肉類都很難保存太長時間,就連熏肉也很快就會發蛆,讓人作嘔,而罐頭放上一年都不會壞,簡直就是為他們這些在風裏浪裏奔波的人量身訂造的!在沿海地區,罐頭的價格一路上漲,最受歡迎的還是各種水果罐頭和青菜罐頭,都賣得比肉罐頭還貴了。越來越多的客商找上門來揮舞著銀票尋找貨源,再高的價錢也在所不惜,讓合夥開罐頭廠的那些商人笑得合不攏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