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氣合風雲 十九 果然不靠譜(1 / 2)

稍稍了解明末那段曆史的人都知道,李岩是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他並不是這個時代的主角,但是卻在這段曆史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李岩是河南杞縣人,自幼聰敏好學,年紀輕輕就中了舉人。這個不大妙,都說“生進士,死舉人”,考上進士前途無量,中舉的就對不起了,想要當官,得等到那些當官的死掉了才輪得到你,所以他當官基本上是沒什麼指望的。此人古道熱腸,時逢河南大旱,饑民餓死無數,他挺身而出作《勸賑歌》苦苦勸說杞縣官紳拿出錢糧來賑濟饑民,並且將自己家裏三百石糧食全捐了出去。此舉雖然是書生意氣,並沒有多大的用處,但也讓老百姓感激不已,當地老百姓都叫他“李公子”。崇禎十三年,不死小強李自成在跟大明的反複較量中又一次輸掉了褲子,僅剩下十三騎敗走商洛山區,在他最落魄的時候,李岩趕去投奔,二人一見如故,促膝長談,相見恨晚。也正是在這個時候,李岩的文韜武略開始綻放出耀眼的光芒,他整肅農民軍的軍紀,勸李自成尊賢禮士,除暴安民,禁止淫辱婦女,使得原本名為義軍實為流寇的農民軍軍紀肅然,整個麵貌煥然一新。不僅如此,他還想方設法替李自成廣為宣傳,為李自成贏得了民心,李自成能在商洛山區以十三騎複起,迅速拉起幾十萬大軍,最終攻破北京,禦極天下,李岩居功至偉。遺憾的是,李自成是那種隻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人,在落魄的時候對李岩言聽計從,但是在席卷了中原,兵臨北京城下之後,就聽不見李岩的意見了,攻進北京之後,李岩曾進諫四件事,其中就有嚴肅軍紀和招撫吳三桂父子這兩項,對初生的大順政權而言,這無疑是生死攸關的,但李自成完全不當一回事,隻是冷冷的批複:“知道了!”根本就不約束部下,縱容部下在北京城裏大掠,弄得人心盡失,連吳三桂的老爸吳襄都被抓了起來打得渾身血肉模糊。吳三桂憤怒之下,放清軍入關,彈指之間,大順政權灰飛煙滅,李自成重新成了流寇,最後在搶糧時被鄉民打死了。

李岩的結局也不大好,他遠見卓識,在眾人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的時候隻有他保持清醒,這份清醒讓他樹敵眾多,最後死在了牛金星手裏。

不過,現在的李岩還是個頗具俠骨的、被一頭母老虎追得連滾帶爬的書生,他肯定還不知道自己在七年之後將譜寫何等輝煌,又何等悲愴的篇章。這位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明朝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命運的牛人可憐巴巴的看著楊夢龍,那眼神像極了一頭掉進陷阱裏,看著前來查看陷阱的小姑娘,希望她能大發善心放自己走的小獸……沒辦法,那頭母老虎太嚇人了,聽說過親自帶人騎著馬帶著刀劍來抓老公的沒?這樣的奇事不管放在哪個時代都是駭人聽聞的, 可這位姑奶奶就做了,而且做得理直氣壯,做得轟轟烈烈!

楊夢龍有點暈菜了,居然在這裏碰上了英明神武的李公子,而且還是在他最狼狽的時候?太不可思議了!他撓著頭,問:“我說,李公子,你不在老家好好呆著,跑到這裏來幹嘛?讓一頭母老虎追得滿世界的逃很好玩嗎?”

紅娘子大怒,黛眉一揚,厲喝:“小屁孩,你說誰是母老虎!?”

楊夢龍讓她吼得一哆嗦,我的乖乖,脾氣真夠火爆啊,難怪李岩會逃,換他他也逃啊!

李岩苦笑著說:“在下想到大名道拜會盧大人,長長見識,可是這位姑娘一直糾纏不清……”

楊夢龍樂了:“你要去見盧大人?巧得很,我也正好要經過大名道,我們順路吧?”

紅娘子冷笑:“你想帶他走?得問問姐姐我答不答應!”一揮手,幾名手下紛紛抽出了兵器,逼了上來,嚇得那幫太監差點就大小便失禁了。

十幾名護衛並肩迎了上去,目光銳利,盯著這些江湖俠客,喉嚨裏發出一聲低吼:“走開!”慢慢拔出橫刀,垂刀指地,氣貫全身,勃然欲發。一股從血海中淌過來而形成的殺氣噴薄而出,讓紅娘子的戰馬不安地嘶叫起來,這些江湖俠客一個個都變了臉色,他們從小在江湖闖蕩,早就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這些黑衣騎士個個都是百戰餘生的銳士,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不殺得屍橫遍地不算完,這樣的狠角色,不是他們惹得起的。

紅娘子麵色微變,安撫住戰馬,神色凝重的看了看這些護衛們那一身黑色軍裝,再看看他們手中那前闊後窄背厚刃薄的長刀,說:“直刃橫刀,你們是河洛新軍?”

黑色軍裝和直刃橫刀早已成為河洛新軍的標誌,在民間演繹了無數離奇的傳說,紅娘子在信陽那一帶活動,自然不會不知道。楊夢龍嘿嘿一笑:“你現在才看出來呀?我說,紅娘子,追男人沒你這麼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