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中旬,正是冷雨連綿的季節,河洛新軍六千大軍沿著漢水水陸並進,直撲襄樊,拉開了轟轟烈烈的“平叛戰爭”的序幕。其實這種鬼天氣並不適合軍事行動,湖廣地區陰冷潮濕,冷雨下個不停,道路翻漿,行走困難,腦子進水了才在這種倒黴的季節用兵。但是楊夢龍的大腦回路跟別人的不大一樣,早在一月下旬他就上奏朝廷,大聲嚷嚷:“我要出兵平定湖廣叛亂了,誰也別攔著我!”弄得滿朝文武直翻白眼,老大,我們盼星星盼月亮,就差沒有跪下來求你出兵平叛了,怎麼可能攔著你?
這話一點都不誇張,滿朝文武真的差不多要跪著求楊夢龍趕緊出兵平定湖廣叛亂了。那幫犢子太凶殘了,去年臨近過年的時候一通猛攻拿下了長沙,然後,老規矩,吉王一門除了幾個未及車輪高的小孩之外通通掛了樹梢,刮地皮刮得最狠的縉紳有一個算一個,全部掉了腦袋。搞定長沙後,春分未過,十幾萬叛軍便水陸並進,一路煙塵的往廣東衝去,所到之處老百姓簞食荷漿,爭相投軍,叛軍聲勢越發的壯大,廣東那邊的官員縉紳都快嚇瘋了,一邊拚命招攬鄉勇辦團練以自保,一邊沒命的上書朝廷,讓朝廷趕緊出兵平定湖廣叛亂,否則他們就隻能跳海了!楊夢龍此時出兵平叛,簡直就是及時雨啊!滿朝的文臣非常罕見地為這個愣頭青唱起讚歌來,誇他忠勇為國,實乃國之幹才,而心理陰暗一點的則十分不屑,心裏說楊夢龍還是太嫩了,換了他們,肯定不會在這個時候出兵的,要出兵也要等到叛軍跟廣東打得天崩地裂,露出破綻了再出,既可以以較小的代價獲勝,又能撈到更多好處。得知楊夢龍隻出動了六千人後,大家更是搖頭不迭,你河洛新軍固然戰力強悍,但是湖廣叛軍也不差啊,這點人,夠人家塞牙縫不?
楊夢龍才不管人家是怎麼想的,他就帶著這六千人雄糾糾氣昂昂的南下。和他一起南下的,還有大批南陽官員,這些官員是準備去接管湖廣地方政務的。看著那些興奮的文官,李岩頗為揪心,暗歎自己遇人不淑,怎麼就攤上了這麼個老大?你要去送死就算了,別拖上這麼多官員啊,這些可都是南陽,乃至大明的精英哪!他極力勸阻,讓楊夢龍多出動一些軍隊,至少要兩萬人才行,但楊夢龍大咧咧的表示不用,六千人就夠了,哪怕李岩發怒揚言要撂擔子也不管用。
爭吵中,大軍進入襄樊地界。田野裏,農民正趕著耕牛在犁田,水田裏也蓄滿了水,秧田裏的秧苗翠綠喜人,都快到插秧的時節了,大家都挺忙的呢。看著這工幕,李岩又開始揪心了,一度想勸楊夢龍退兵,別打擾了老百姓的平靜生活。然而他很快就發現自己多慮了,看到河洛新軍過來,當地百姓一點都不怕,甚至還揮手打招呼,而河洛新軍也揮手回應。
一派和諧共處的畫麵啊有木有?
李岩異常納悶:“這些百姓怎麼一點都不怕我們?”
楊夢龍說:“大家經常往來,自然一點都不怕了。
再走了半天,來到一座縣城。大概早就收到風聲了,城裏的義軍早早的關閉了城門,城牆上黑壓壓一片全是人頭,無數顆腦袋在攢動,對著河洛新軍指指點點,不管是從江麵駛過的帆船還是靴子上滿是泥漿的步兵,都能引起他們的好奇,在議論紛紛呢。李岩哭笑不得,老大,我們是來平叛的,你好歹也拿出點叛軍應有的素質來吧?難道你們就一點也不緊張,不害怕?這可是六千新軍,連建奴都不是他們的對手啊!
不過,河洛新軍確實是槽點滿滿,這麼一支大軍,沒有盾牌沒有長槍沒有弓箭,一人一支火槍外加一把狗腿刀就完事了。哦,對了,每個人還背著一大包行李,被服臉盆什麼的全在裏麵,行李包外麵還掛著一把一米長的工兵鏟……大家千萬別小看了這把工兵鏟,那家夥一麵有鋸齒,另一麵開了刃,照著腦袋揮上一下能將整個腦袋劈開兩半!如果不用他肉搏,用它挖掩體砍柴切白菜開西瓜甚至煎個牛排也是勝任愉快的,至於在路上刨個大坑那更是小意思。腰間的防水手榴彈袋裏還插著四個木柄鐵頭,這副行頭真是夠特殊的,這支軍隊不管怎麼看都不像有戰鬥力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