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我車既攻,我馬亦同 二十六 女王VS小受9(1 / 2)

應該說,這半年來天雄軍發展得不錯,眼下天雄軍總兵力已經達到三萬人,其中光騎兵就超過七千人,而且還在快速增加————很多生活在邊關的漢族、蒙古族青年慕名而來,加入騎兵。從大同至北京,空中草原、張北草原、壩上草原、京西草原等這幾塊大草原都下大力氣去經營了,牧草長勢良好,牛羊滿欄,馬匹、駱駝成群,為天雄軍提供了大量的奶酪、皮毛、肉食、糞肥以及畜力,如果天雄軍要組織一次針對蒙古的遠征,肯定不用再為馬匹駱駝不夠而發愁了。當然,更重要的是,換裝步伐越來越快,整個天雄軍超過三分之二的士兵已經換裝了線膛燧發槍,這裏頭就有楊夢龍的功勞,考慮到天雄軍在邊關直接麵對遊牧民族,壓力很大,河洛地區的軍工廠也全力以赴,幫他們生產步槍、刺刀和子彈了。頂多再過兩個月,世界上第一支全部裝備火槍的步兵軍團將在煙沙晦迷的大同盆地誕生。

河洛新軍提供的榴彈炮和火箭炮也交付完畢,炮兵每天都在訓練,搞得炮火連天,昂貴的炮彈不要錢似的猛打————他們一個星期打出去的炮彈比明軍大多數炮手一輩子打的都要多得多。

地雷也送了過來,不過由於害怕誤傷百姓,天雄軍沒有往大草原上布雷,運過來的地雷都放在倉庫,現在還不是用這些大殺器的時候。

手榴彈非常受歡迎,這些鐵疙瘩裏麵裝填的都是苦味酸炸藥,威力巨大,在近戰的時候先甩一排手榴彈過去然後白刃衝鋒,那畫麵簡直美得不敢看。所以現在天雄軍的訓練科目裏又加入了投彈這一項。不光是他們,宣大邊境的青壯普遍被組織起來接受投彈、射擊方麵的訓練,天雄軍以前生產的顆料火藥現在派上了用場,一顆手榴彈裏裝上半斤顆粒火藥掄過去,威力當然比不上南陽軍工廠的原裝貨,但是殺傷力也相當可觀,如果密度夠高,被蓋住的人基本上沒有活命的可能了。

眼下天雄軍的軍械庫裏至少儲存了十二萬枚手榴彈……

當然,最令盧象升高興的還是銀川平原地區的生產正在逐漸恢複。糧食安全始終是國家安全的基石,如果這一條得不到保證,那天雄軍準備再多的軍火,再多的物資也毫無意義。山西大同、陝西榆林等邊關地區都是貧瘠之地,是沒有辦法大量生產糧食的,天雄軍如果真的想在邊關找到一個可靠的糧源,那就隻能是銀川平原了。萬幸的是,錢瑜幹得不錯,一切順利。

“今年大概能收多少糧食?”盧象升望著在河套平原上緩緩流過的黃河水,問。

錢瑜說:“大概可以收二十萬石黃穀,三百萬石土豆,葵瓜子現在還不清楚,運氣好的話,收五萬石不成問題。大豆也能有六七千石的收成,至於油菜、甜菜等等,主要就是用來肥地的,能收多少完全看運氣。”

盧象升說:“不錯,這證明河套平原真的是塊寶地,第一次大規模開墾就有這樣的收成了,下大力氣經營的話,必成大明的糧倉啊。”

錢瑜說:“隻是眼下我們能控製的地方還是比較有限,否則……”

盧象升笑:“放心,用不了多久,整個河套平原都是我們的了!”

在他發下如此豪言壯語的時候,在山西,在陝西,在寧夏,在甘肅,正在數以萬計的移民爬山涉水往銀川平原趕過來。流寇之亂雖然平定了,稅也減了一些,但是天氣依然是一年比一年旱,莊稼收成一年比一年差,農民紛紛破產,走投無路之下,隻好趕往銀川平原,想到這裏來碰碰運氣,看能不能分到一塊灌溉方便而又肥沃的土地。河套平原,這塊被明朝忽視了整整三百年的大平原,隨著明軍重新在邊關地區確立軍事優勢,重新進入明朝朝野的視野,成為緩解九邊地區土地兼並危機的關鍵。

土地兼並始終是中國曆代王朝的魔咒,直接或者間接導致一個個盛極一時的王朝的覆滅,哪怕是強大的漢和唐也沒能例外。盧象升現在還沒有這個能力破解這道魔咒,總不能把那些兼並土地的人全抓起來殺了吧?他隻能在擴張上動腦筋,把整個河套平原搶過來,讓沒有土地的老百姓重新分到土地,不至於成為無業流民。眼下他在河套地區的準備已經進入到最關鍵的時候了,哪裏有心情卻管信陽那點破事!

於是,當崇禎派來的人一臉沙子的出現在他的麵前,說明信陽形勢危殆,有禍亂中原之勢,必須讓河洛新軍去解決亂民的時候,他笑了笑,說:“那就讓冠軍侯去解決他們吧,他離得近,方便些。”想了想,帶著古怪的笑容說:“還有,告訴冠軍侯,這個忙我可不是白幫的,讓他多給我送五門榴彈炮和五門火箭炮過來!”